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刁明杰
2025年初,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線“中醫CT”,將現代紅外科技與中醫“治未病”理念融合,讓傳統中醫的健康預警能力實現可視化、數據化呈現。據悉,該項檢查僅用3分鐘就可完成,住院患者醫保報銷后僅需自費幾十塊錢。
“不用抽血、沒有輻射,像拍照一樣簡單。報告上清楚標出了我腰背部明顯的低溫區,醫生解釋這是‘陽虛寒凝’,和我長期怕冷、腰酸的癥狀吻合,給出了艾灸和飲食調理方案,非常直觀!”近日,在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康復治療科,市民張女士僅用3分鐘就完成了一次“中醫CT”全身掃描。
檢查時,患者需要除去全身衣物站立在獨立房間內,根據檢測儀器顯示的畫面以及語音指引完成站立以及轉身拍攝紅外熱圖,影像會同步至房間外的醫生電腦上,三分鐘之內即可完成。隨后系統會進行AI分析,出具一份中醫報告和一份西醫報告,醫生可以根據中西醫報告對患者的狀況進行綜合判斷。
“暖色調區域(紅、黃)代表中醫的‘熱證’或功能亢進,冷色調區域(藍、綠)則提示‘寒證’或功能不足,‘中醫CT’將平時抽象的陰陽失衡、氣血盛衰轉化為直觀可視的影像。”康復治療科主任任萃萃介紹,“中醫CT”是繼中醫傳統四診望、聞、問、切后的第五診斷,該系統通過無創、無輻射的全身掃描,精準捕捉人體體表0.05℃級的溫度差異,生成動態“人體寒熱分布圖”,比如某些腫瘤組織代謝旺盛,可能在其對應體表區域或相關經絡出現異常高溫灶,為早期篩查提供線索。
據介紹,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于年初引進“中醫CT”,目前主要應用于住院患者的疾病早篩,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早期發現有重大參考價值。“檢查費用為200元/次,住院患者進行檢查醫保報銷后僅需自費幾十塊錢。”任萃萃介紹。
“中醫CT”的應用,標志著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中醫現代化、智能化的道路上走在前列。醫院將持續優化AI辨證模型,拓展其在專病研究、遠程中醫、社區健康篩查等領域的應用,并積極推動與區域內醫療機構的協作共享,讓這一創新成果惠及更廣泛人群。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