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至上的封建時期,為了當皇帝,很多人會不惜一切代價。
什么親情、愛情、友情,在皇位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歷史上多少政治家為了坐上皇帝寶座,鞏固皇帝位子,將自己的手足兄弟,血親家人打入十八層地獄。
一旦當上皇帝,就得時刻抱著“總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態,好好提防身邊人,就怕他們來搶自己的龍椅。
大家想當皇帝,可歷史上卻有些人,當了皇帝之后卻能主動退位。
例如宋高宗趙構,身體健碩,頭腦清晰的他,便是在56歲時,主動將皇位讓給了宋孝宗。
按照宋高宗之前的歷史,不難發現他是一位對權力欲望極其強烈之人,他知皇帝位子高高在上,上去不容易,下來何嘗不易,因此才不擇手段的不希望徽欽二帝回歸。
可為啥趙構之前時局大亂,金人勢大時不想著退位,后面在天下相對穩定時把皇位主動退位,而且還是將皇位讓給趙匡胤的后人呢?
要我說,趙構這一手玩的是真漂亮呀!
其中緣由,且聽我細細道來。
趙構據說是在某次和妃子同房時,被沖殺的亂兵嚇出毛病了,導致他生不出生育方面出現了問題,也就沒有兒子。
他作為一國之君,江山沒有繼承者,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因此他一邊努力造娃的同時,一邊也想著過繼一個養子。
趙構挑來挑去,最終選到了自己的侄子趙伯琮。有意思的是趙伯琮是太祖趙匡胤一脈,并不是太宗趙光義一脈,算是遠房侄子了。
趙構選遠房其實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
一方面自己本是趙光義一脈,在嫡長子繼承制的古代,自己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雖然是亂世成就了自己,卻不想收復失地,迎回徽欽二帝,這讓宗室之間不少人看自己不順眼。
自己要是選了一個太宗一脈的子侄,這些人的父輩在朝中還有實力,自己退位后很大可能遭到清算,這可要不得。
而太祖一脈就沒有這方面的危險了,燭影斧聲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他們根本沒有什么勢力,自己又在努力造娃,如果幸運的生了兒子,把繼子給一腳踢掉也不是什么大問題,這就很好的保障了自己人身安全。
正是抱著這種打算,趙構才選了太祖一脈的后代當繼子。那他又為何56歲時就主動退位呢?
當了這么多年的皇帝,趙構已經患上了恐金癥了,一聽到金人打過來的消息,他就恨不得爸媽給他多生了兩條腿,讓他跑快點,這也讓他有了趙跑跑的外號。
南宋皇帝的目標太大了,以致于每次金人進攻彷佛都是奔著他來的,作為眾矢之的,趙構這些年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因為朝臣們面對金人的進攻,動不動就要他御駕親征。紹興三十一年金人進攻南宋時,趙構又想跑了,可被大臣們死死攔下了。
趙構心想,金人打過來了,你們倒是可以投降,我就只有死的份了,所以他內心還是很擔憂的。
再加上自己選的繼子趙伯琮對自己很孝順,凡事都聽自己的,自己也很能干,既然生不出孩子,還不如早點將這個燙手山芋扔給他。
他干的好,自己有個好名聲,要是干的不好宋朝滅亡了,自己也不是亡國之君。
另外趙構早些年在位期間,干了很多令人詬病的事,比如對金國卑躬屈膝、割地賠款,為了議和還殺功臣,寵信奸臣秦檜等,這讓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貪戀權柄之人,名聲也不好。
現在我主動傳位,這難道不表明自己不是你們想的那種人,之前所作都是不得已而為之,你們總不會還說我貪戀權柄,為了皇位不擇手段了吧!
這也是為自己的生前身后名著想,以此來博個好名聲。
趙構正是因為考慮了如此多,才在完顏亮侵宋后的次年,也就是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將繼子趙伯琮改名為昚,并且立其皇太子。
同年就將皇位傳給了趙昚。
趙構在退位后一面悠哉游哉的生活,但也不忘為了自己利益來干預朝政,孝順的趙昚基本也都會滿足趙構的想法。
趙構眼光確實不錯,孝宗作為南宋最有作為、最賢明的皇帝,也使得趙構名聲改善了不少。
就這樣,趙構活到了81歲才去世。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