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陽氣鼎盛,護“甲”天時
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最熾烈的時節,中醫謂之“陽盛于外,虛于內”。此時人體陽氣浮越于體表以御暑熱,而內臟陽氣相對薄弱,腠理開泄如門戶大開。甲狀腺作為人體的“陽氣樞紐”(形似蝴蝶棲于頸部,主司代謝與能量轉化),對陽氣盈虧極為敏感。若陽氣不足,則代謝減緩、畏寒乏力;若氣機郁滯,則易生痰瘀,誘發甲狀腺結節、甲減等疾患。三伏天借天時溫補陽氣、疏通經絡,堪稱護“甲”的“天賜良機”。
甲狀腺:人體的“生命腺”與陽氣樞紐 中醫視角:甲狀腺屬“癭病”范疇,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相關。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脾主運化,化生氣血;腎主藏精,溫煦全身。三臟協調,則甲狀腺功能正常。 現代關聯:甲狀腺分泌的激素直接影響人體能量代謝、體溫調節和神經系統功能,堪稱身體的“能量調控中心”。 三伏天甲狀腺易發問題: 長期處于空調房,寒邪入侵頸部,阻滯陽氣; 貪食冷飲、生冷瓜果,損傷脾陽,濕濁內生; 情緒波動大(如煩躁、焦慮),導致肝郁氣滯,影響甲狀腺氣血運行。
中醫溫養甲狀腺的四大方法
1. 飲食調養:溫補脾腎,散結通絡 推薦食材:溫陽類:生姜、羊肉、核桃、韭菜(溫補脾腎陽氣); 散結類:夏枯草、貓爪草、玫瑰花(疏肝理氣,軟堅散結); 健脾類:山藥、薏米、茯苓(祛濕化痰,改善痰濕體質)。
食療方:姜棗茶:生姜3片、紅棗5枚,沸水沖泡代茶飲(溫中散寒); 夏枯草燉瘦肉:夏枯草10克、瘦肉100克,燉湯飲用(清肝散結)。
2. 經絡按摩:疏通頸部“陽氣通道” 穴位按摩:人迎穴(喉結旁開1.5寸):輕柔按壓,促進甲狀腺氣血循環; 天突穴(胸骨上窩中央):順時針揉按,緩解頸部緊張;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補益脾胃,增強全身陽氣。 頸部拉伸:緩慢仰頭、左右轉頭,放松頸部肌肉,改善局部氣血運行。
3. 艾灸溫陽:驅散寒邪,溫通經絡 選穴: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振奮陽氣,抵御外邪; 關元穴(臍下3寸):培補元氣,溫腎固本; 神闕穴(肚臍):隔姜灸,溫中散寒。 注意:艾灸后喝溫水,避免受風,陰虛火旺者慎用。
4. 情志調攝:疏肝解郁,寧心安神 三伏天情緒易燥:可通過冥想、八段錦、太極拳等方式平復心神; 芳香療法:佩戴香囊(含薰衣草、佛手、陳皮),或點檀香、沉香,舒緩壓力。
三伏天護甲“三忌”
忌貪涼:避免空調直吹頸部,少食冷飲、冰鎮水果;
忌熬夜:子時(23:00-1:00)膽經當令,熬夜耗傷陽氣;
忌暴怒:肝郁氣滯易引發甲狀腺結節,保持心態平和。
甲狀腺自檢小貼士
觀察頸部:對鏡仰頭,吞咽口水,檢查甲狀腺是否腫大或結節;
觸摸自查: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并攏,輕觸頸部兩側,感受有無異常凸起;
關注癥狀:若出現疲勞、體重異常、心悸、手抖等,及時就醫。
結語: 三伏天是調養甲狀腺的“天時”,通過飲食、經絡、艾灸、情志四維聯動,溫補陽氣、疏通經絡,讓“頸部能量站”高效運轉。養陽即養命,護甲即護根,把握三伏黃金期,為全年健康打下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