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死敵”!
說起這個頸椎病,從古至今都有。今天的人低頭看手機,頸椎不好。古代的人埋頭苦讀十年,為了博取功名,成不成先不說,往往也留下個頸椎疼痛。因此,我們就專門說說,古人所發現的,調治頸椎病的妙法。
用什么呢?用桑枝,即桑樹的嫩枝。
桑枝的具體用法,太多了。我們擇取一個類似食療的簡便方法。這就是準備老桑枝60克,母雞一只。母雞1000克,去掉毛和內臟,切成小塊即可。同加水煲湯,加鹽調服。
這是一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辦法,經驗證確實有效。2008年的《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曾經刊文,對其相關機理做了深入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桑枝的用量,中醫藥學的教科書上,一般標志為9到15克。60克桑枝,屬于重用了。如此大的量,是否合乎規律呢?我們從《本事方》里面的一個小驗方可以找到答案。這個小驗方,就是用桑枝一小升,切細,用水三大升,煎二升,一日服完。這辦法專治臂痛。一小升,相當于現在的60克。所以說,這個桑枝重用60克,是自古就有的做法了。現代臨床也多有重用嗓子的先例。
那么說到這里,這桑枝配老母雞,為什么能調治頸椎病呢?
我們得從桑枝這味藥說起。咱們古代的中國人,有一種思維,這就是天人合一。大自然里的很多事物,和人體是息息相應的。因為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產物之一。
于是,古人抬頭看見了桑樹。桑樹這個東西,春天的時候嫩枝長得特別快,到夏天就長得粗壯了。而且桑樹枝是四通八達的,交織在一起。古人定睛一看,忽然感覺到,這不是像極了人體的經絡嗎?取類比象,同時結合桑樹枝的升發生長之性,古人認為,這個東西一定可以幫助我們通經絡。因為經絡阻痹導致的肢體疼痛,可以找它來調治。
其實,這個桑枝在中國古代醫學里面,是備受重視的。比如說一些道家醫學領域里,在煎熬藥物的時候,必須用桑樹枝來引火。為什么?因為桑樹枝生出的火,有升發之性,藥物的效果就好。古人講“一切仙藥,不得桑煎則不服”,就是這個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桑枝有升發之性較強,故而對于上肢的肢體疼痛,作用較為明顯。
接下來,我們該看看頸椎病了。頸椎病,現代醫學將其分為多種類型。中醫也把它給分型了,具體就是風寒濕痹、氣滯血瘀、氣血虧虛、肝陽上亢幾個類型。其中,風寒濕三邪、氣滯血瘀常常兼雜在一起,令人疼痛不堪。
這樣的患者,要么是長期低頭伏案導致頸椎出了毛病,要么就是外感風邪濕邪,被風一吹,尤其是夏天出了汗,再被風一吹,病就來了。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是不少的。
這個時候,用桑枝就恰到好處。因為桑枝可以走上肢,可以通經絡,其性味苦平,善于祛風濕利關節,同時還入肝經血分,善于化瘀血、理血。
所以,頸椎病,可以用桑枝。這個桑枝,性平,醫家在用的時候,根據不同的證型,需要搭配其他的藥物。若單味用桑枝,則對于多種類型的頸椎病都比較適宜。
那么,這個桑枝,為什么要配母雞呢?因為母雞是可以補氣血的。氣足了,隨著桑枝通絡之性上貫頸椎,于是就能“打通”我們的頸部,起到改善疼痛的作用。
當然,這些方法,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我們介紹出來,也只是供大家借鑒,在中醫師的辯證指導下應用。但是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人對自然的觀察,對生命的感悟,以及對疾病的獨特理解。可以說,中醫藥學是最能體現中國古人智慧的領域。其中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仔細把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