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為百藥之長",這句古話常在宴席間被我們這代人提起。然而,當我們年過半百,舉杯暢飲之時,杯中的美酒或許正悄然帶走身體里珍貴的"寶藏"——鋅和鎂。
老張退休后,日子悠閑,三五老友小聚成了常態。近半年,他總感到莫名的疲憊,像卸不掉的包袱;半夜小腿抽筋的疼痛常擾清夢;原本倒頭就睡的他,如今輾轉反側,白天更是心煩意亂。起初他以為是年紀大了的自然現象,直到一次全面體檢,真相才浮出水面——他體內的鋅、鎂水平明顯低于正常范圍。
醫生詳細詢問后,目光落在了老張"每日二三兩白酒"的習慣上:"您這些癥狀,很可能和長期飲酒導致鋅、鎂流失有關。"
科學依據:酒精如何掏空你的"生命礦物質"?
1. 沖刷流失: 酒精是天然的利尿劑,幾杯下肚,跑廁所的次數明顯增多。每一次排尿,都不僅僅是排出水分,更帶走了溶解在水中的鋅、鎂等寶貴礦物質。研究顯示,一次大量飲酒后,尿液中鋅的排泄量可增加高達50%,鎂的流失同樣顯著。想象一下,幾杯酒下肚,可能就沖走了你幾天努力補充的鋅儲備!
2. 吸收受阻:酒精及其代謝產物會直接損傷胃腸黏膜。我們的鋅、鎂主要靠小腸吸收,這層屏障一旦受損,就像篩子破了洞,吃進去的營養也難以有效留住。長期飲酒者,消化吸收功能普遍受損,鋅鎂的"入庫"效率大打折扣。
3. 代謝紊亂:鋅和鎂的代謝、存儲離不開健康的肝臟。酒精是肝臟的"頭號敵人",長期攝入加重肝臟負擔,損害其功能,進一步擾亂鋅、鎂在體內的平衡和有效利用。
鋅鎂雙缺,健康堡壘悄然崩塌:
* 鋅(Zn)——免疫的"盾牌"、活力的"火花塞":鋅是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核心衛士,缺乏它,抵抗力下降,傷口愈合變慢,味覺遲鈍(老張總覺得飯菜沒味)。它更是體內300多種酶的"點火器",參與能量代謝、蛋白質合成,缺鋅怎能不疲憊?
* 鎂(Mg)——神經的"穩定劑"、肌肉的"放松素": 鎂對維持神經肌肉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缺鎂,神經容易"短路",導致焦慮、睡眠障礙(如老張的失眠);肌肉容易"緊繃"甚至抽筋(如老張的夜間腿抽筋)。它還是心臟規律跳動的守護者,并參與調控血壓血糖。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老張的故事有個積極的轉折。在醫生指導下,他做出了改變:
1. 限酒為先: 嚴格限制飲酒量,聚會時小酌一杯,并大幅減少頻率。
2. 食補為本: 重點增加富含鋅(牡蠣、瘦肉、堅果、豆類)、鎂(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堅果、全谷物、香蕉)的食物攝入。
3. 必要時合理補充: 在醫生評估和建議下,短期內使用了合適的鋅、鎂補充劑。
幾個月后,老張的疲憊感如潮水般退去,腿抽筋的煩惱也消失無蹤,睡眠質量明顯提升。他感慨道:"真沒想到,這每天幾杯的習慣,差點掏空了我的身子骨!"
智者之飲,健康為伴:
"酒為百藥之長"的古訓有其歷史背景,但在現代科學認知下,尤其對我們50歲以上的朋友,需要更清醒地看待。酒精帶來的所謂"活血"益處,遠不及其對鋅、鎂等生命礦物質的掠奪以及對身體多系統的損害。
健康非一日之功,損之卻在杯盞之間。珍視體內寶貴的鋅、鎂儲備,適度飲酒甚至遠離酒精,搭配均衡營養,才是中老年朋友守護活力、維系健康的明智之選。下次舉杯前,不妨多一分清醒,為健康,也為自己能更長久地享受天倫之樂與自在人生。健康,才是晚年最值得舉杯慶祝的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