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6月21日,在“光華城北”(北校區),第三屆光華千人漢服園游會隨著清亮的童謠聲拉開帷幕。
第一章《登科錄·青云志》
說書人輕搖折扇,以古人之“智”為引,借宋朝科舉制度的歷史脈絡,回溯“十年寒窗、金榜題名”的文化圖景,為活動注入“以智會友,以史鑒今”的雙重文化內涵。
解試、省試、殿試三大核心場景,分別以“考生別母”的情感共鳴、“畫荻教子”“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典故演繹、“殿試策問”的森嚴莊重,生動呈現古代科舉從寒窗苦讀到御階揮毫的礪學歷程。
于“家書坊”“云香糕肆”,師生可執筆書寫家書,遙寄牽掛;領取手作“定勝糕”,寄語考生“定當高中”。一紙一糕間,盡顯古人以物寄情的浪漫哲思與祈愿納福的生活智慧。
在“喜揭金榜”的振奮場景中,學校將2025屆考取碩士研究生的學子以“進士及第”的形式公布于榜。榜單高懸,以傳統禮序致敬古人“十年寒窗”的求學精神。
經過“狀元門”,跨過“狀元橋”,跟隨衣錦還鄉隊伍,行至“光華城南”(南校區),仿古街市“瓦市樂集”熱鬧非凡。
“智巧居”里,九連環、魯班鎖等傳統益智器具盡顯古人匠心;“奕趣坊”中,圍棋、象棋對弈正酣,智慧的交鋒扣人心弦;“文武龍街”上,吟詩答對之聲此起彼伏,古詩詞的韻味縈繞心間。
“紙鳶集”“妙剪局”“城南豐華蒸坊”等創意集市與主題工坊內,草編、剪紙、糖畫、花饃、風箏制作、活字印刷等非遺技藝體驗,讓師生們切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熾熱溫度。
狀元宴席間,川劇變臉神秘莫測、民樂演奏宛轉悠揚、槍棒演武剛勁利落……各類非遺展演與傳統技藝節目輪番登場。表演者們以精湛的技藝和創新的藝術表達,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恒魅力。
第二章《及第謎·魁首之爭》
在“光華城”內,師生們也可化身劇中角色,穿梭于精心設計的劇情之中。他們需要破解層層謎題,仔細辨析古代官制細節,在抽絲剝繭中揭開角色身份之謎。這條隱藏路線巧妙嵌入主線場景,與“科舉之路”相互呼應,以“智辨真偽”狀元身份的設定,讓師生在破解迷局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知識與思辨智慧轉化為沉浸式的實踐體驗。
學校董事長康啟鵬,校長李曉光,黨委書記、督導專員閆峰,副校長欒學剛,副校長陳鐵,副校長厲剛,副校長張勇,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高海英,各教學院(部)、相關部門領導及感興趣的師生、校友身著漢服共同參與。
千年文脈,“智”啟新章。此次光華千人漢服園游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魂、為形、為線,采用“主線”與“副本”的創新模式,精心打造“科舉故事演繹”與“劇本推演解謎”雙線敘事脈絡,將古人治學之道與競技之趣熔于一爐,為“優秀傳統文化月”揭開新的篇章。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深耕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持續在育人實踐中厚植弘揚中華“國文化”,傳承創新光華“家文化”,引領廣大師生以自覺之姿肩負起賡續文化傳承的時代使命。
校團委
2025年6月2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