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0歲出頭的沈女士開始頻繁胃疼。作為一名上班族,她一直拖著沒去做胃鏡檢查,一來覺得費用高,二來聽說胃鏡很痛苦。就這樣,她忍了兩年,直到2020年4月,胃疼加劇,每隔三小時就得吃止疼藥,否則疼得無法忍受。最終,她鼓起勇氣去醫院做了胃鏡,結果卻讓她如墜冰窟——她被確診為胃癌。
確診后,沈女士很快接受了胃癌根治術。術后病理顯示,她的胃癌屬于低分化腺癌,部分為印戒細胞癌,已經浸潤至漿膜層,并伴有淋巴結轉移。為了控制病情,她接受了8次化療。然而,病魔并未因此停下腳步。2021年5月,復查發現癌細胞轉移到了雙側卵巢和子宮。6月4日,她再次接受了手術,切除了右卵巢。但僅僅兩周后,復查又發現盆腔出現了新的轉移灶。
接下來的兩年里,沈女士一邊化療,一邊接受免疫治療,但病情依然在進展。2023年3月,她在上海復查時,醫生懷疑盆腔再次出現轉移。6月6日,復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猜測——盆底結節增大,臍部病灶穩定。醫生建議她繼續化療,但沈女士卻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回到家后,沈女士哭了兩天。她最終決定不再化療。這個決定背后,既有身體上的原因,也有經濟上的壓力。她說:“化療不僅身體受不了,經濟上也吃不消。”自從生病后,家里全靠丈夫一個人工作,雙方父母年事已高,無法提供幫助。而且,從第四次化療開始,她的身體反應就非常強烈,每次化療后都要躺床七天,嘔吐到膽汁都吐出來。
在與丈夫商量后,沈女士決定嘗試中藥治療。她先是在上海曙光醫院開了兩周的中藥,但效果并不明顯。就在這時,一位朋友告訴她,自己的同事的丈母娘通過河南的中醫治療,已經健康生活了六七年。沈女士聽后,立刻聯系了這位病友,并于2023年6月27日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長。
服藥半個月后,沈女士的胃口開始好轉,能吃下半碗飯,大便也成形了,睡眠質量也有所改善。9月18日,服藥三個月后,她到希福醫院復診,外表已經恢復如常人。除了面色有些萎黃和脫發外,她的飲食、睡眠、排便和體力都恢復了正常。
12月25日,沈女士再次復診時,面色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她說:“現在后背和手腳都不涼了,心臟檢查結果也很好,比之前好多了。”盡管盆腔結節有所增大,侵犯到膀胱側壁,但肚臍結節卻縮小了。隨后,她接受了膀胱電切術和28次放療,并堅持服用中藥。她說:“放療期間我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尿頻、尿急這些后遺癥都沒有。”
2024年4月26日,沈女士參加了“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暨2024龍年中國行”開封站活動。當時,她剛結束放療半個月,但面色紅潤,精神狀態非常好,完全看不出是一位癌癥患者。她說:“我現在可好了,家里做飯、洗衣服都是我做,走出去誰也看不出我是病人。”
7月31日,沈女士再次到希福醫院復診。她告訴袁希福院長,這次來是為了調理靶向藥的副作用。雖然白細胞降低,需要打升白針,體力也有所下降,但前幾天復查的各項指標和影像結果均顯示正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