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罕走廊的"閉門羹",中國不給塔利班開門
阿富汗北邊有個窄窄的走廊叫瓦罕,全長400公里,像根細線連在中國和阿富汗之間。去年塔利班派人來談,說想修條公路直通中國,結果北京直接搖頭:"不行!"為啥呢?您想啊,這走廊看著不起眼,山里藏著不少極端組織,跟"三股勢力"勾肩搭背的。中國不是不愿意幫忙,而是怕開了門后,恐怖分子跟著貨車溜進來,畢竟阿富汗到現在都沒徹底跟恐怖主義劃清界限,周邊國家沒少被折騰。
外交部早把話說明白了:"想做買賣可以,先借道巴基斯坦或者塔吉克斯坦;想加入一帶一路也行,得走中巴經濟走廊的路子。"這條安全紅線劃了四年,塔利班磨破了嘴皮子也沒說動中國。就像鄰居家想抄近道穿過你家院子,但他兜里還揣著不明不白的東西,誰能放心開門呢?
二、連人帶槍押注印度
眼看東邊的門敲不開,塔利班轉頭往西瞅——印度在伊朗有個恰巴哈爾港,去年剛吹自己是"世紀工程"。今年5月,塔利班咬咬牙掏出3500萬美元投進去,這錢相當于他們外匯儲備的1%,對缺錢缺到叮當響的喀布爾政府來說,簡直是把家底押上了賭桌。
印度那邊可樂壞了,馬上宣布阿富汗要派代表駐新德里,媒體吹得天花亂墜:"雙邊關系要起飛了!"塔利班外長還偷偷跟印度外交官見面,商量著"一起搞大事"。但兩邊各有小算盤:塔利班是被巴基斯坦逼得沒轍了,邊境三天兩頭打架,過境點說關就關,急著找新出路;印度呢,心里惦記著跟中國較勁,想拿這個港口對沖中巴的瓜達爾港,順便借阿富汗往中亞擴張勢力。
可這港口真有那么神嗎?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它的吞吐量還不到瓜達爾港的三分之一,從港口到阿富汗邊境得走1500公里,差不多相當于從北京開車到長沙,油錢都得花不少。塔利班這3500萬,更像是給印度遞了個"投名狀",生怕人家不收自己。
三、印度的"畫餅"有多坑?
要說這恰巴哈爾港,伊朗人可是一肚子火。去年伊朗把港口交給印度運營,結果以伊沖突時,印度轉頭就跟以色列走得近,氣得伊朗直罵"背叛"。現在塔利班跟印度勾肩搭背,伊朗人心里能舒服嗎?
最近伊朗直接出臺"黃金結算令":賣石油只收黃金或人民幣,跟印度做生意的路子又窄了一截。
更要命的是美國還盯著呢,隨時可能對伊朗下新制裁,到時候這港口能不能保住豁免資格都難說。塔利班以為抱上了印度大腿,可印度自己都泥菩薩過江——去年跟俄羅斯談天然氣結算,談崩了轉頭把氣賣給中國,真到關鍵時刻,誰會先保阿富汗這個"小弟"?
四、塔利班的兩難
現在塔利班夾在中間挺難受:往東看,中國說了,想開門可以,先把國內恐怖分子清干凈,再搞個包容的政府。但眼下塔利班內部還鬧分裂,副外長都叛逃了,三大頭頭跟最高領袖對著干,自己家都沒收拾明白,咋讓中國放心?
往西呢,跟伊朗關系因為親印政策越來越僵,俄羅斯也懶得搭理他們。花大價錢投的港口,實際用起來成本高、風險大,說白了就是個"紙糊的救生圈"。有阿富汗商人吐槽:"駱駝隊拉著貨在港口堆場打轉,印度的起重機銹得跟廢鐵似的。"
五、豪賭背后:苦的還是阿富汗老百姓
說到底,塔利班這步棋走得有點急。瓦罕走廊的發展紅利沒等來,又跳進了恰巴哈爾港的運輸困局。地緣政治里沒有真朋友,只有利益交換——印度拿他們當棋子懟中國,伊朗記著舊賬,美國隨時準備下絆子,最后吃虧的還是阿富汗人。
您想啊,要是當初塔利班先把國內反恐和團結的事兒辦好,跟中國踏踏實實合作,走中巴經濟走廊的路子,說不定早就能搭上發展快車了。現在押寶印度,看似另謀出路,其實更像在流沙上蓋房子,風一吹就晃悠。
如今瓦罕走廊中國這邊,邊防戰士的望遠鏡里還是白茫茫的雪山,而恰巴哈爾港的沙灘上,只有生銹的機械和徘徊的商隊。塔利班這3500萬花出去容易,能不能換來回報?恐怕得打個大大的問號。畢竟在大國博弈里,小國想走捷徑,往往踩進的都是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