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蔡瀾剛剛去世,項立剛就開始炮轟蔡瀾,說他愛吃愛錢愛女人,痛批他的文章內容一文不值,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著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項立剛批判蔡瀾
項立剛在微博發文稱汪曾祺才是當代最偉大的美食家,蔡瀾給汪曾祺洗腳都不配。
項立剛說蔡瀾對美食的理解一點都不深刻,就是為了錢去探店吃飯。
他是美食家,其實愧對這個名號,他花錢去那些高級餐廳吃飯,然后寫美食文章,吹噓自己很懂吃。
項立剛說蔡瀾對美食的實質研究特別少,那些所謂的美食文章都是一些流水賬。
網上都說蔡瀾會吃,其實都是被資本精心包裝過的,在社交平臺上展示有錢人的生活方式,拿這當所謂的美食文化。
蔡瀾曾公開表示“火鍋沒文化”,說火鍋一點都不好吃,“中國菜在退步”等觀點,項立剛認為蔡瀾這是在貶低內地飲食文化。
項立剛質疑他這樣說是對社會問題的態度,覺得他缺乏愛國情懷。
說過蔡瀾愛吃就該說他愛錢了,項立剛說他的錢其實都是拍一些低俗的作品賺來的。
蔡瀾在香港有個很大的廣告牌,上面寫著“守護文化根脈”,這可跟他拍過三級片那些經歷一點都不沾邊。
蔡瀾他之所以掙到錢,可以出來裝個文化人,最重要的起點還是拍三級片,蔡瀾成立“大路電影公司”,專注三級片制作。
他1990年監制的《聊齋艷譚》創下了三級片1128萬港元的票房紀錄,后續繼續推出《燈草和尚》《女機械人》等系列。
17歲的陳寶蓮1990年參加亞洲小姐落選后,她的母親為償還賭債在母親脅迫下簽約《燈草和尚》,簽約時陳母與制片方(蔡瀾任監制)告知陳寶蓮是“正常電影”。
但到片場后她才得知需裸露演出,要求其拍攝露骨戲份并親自指導“賣弄風騷”,拍攝過程中陳寶蓮多次崩潰哭泣,但因高額違約金被迫完成。
《燈草和尚》使陳寶蓮一夜成名,但也被貼上“艷星”標簽,導致后續戲路受限。
她曾嘗試轉型,如參演周星馳的電影《國產凌凌漆》,但因公眾刻板印象及合約限制未能成功。
陳寶蓮此后人生陷入混亂,2002年,29歲的她跳樓身亡,這樣的事,可能隨著歲月的推移,大家都忘記了,但是并不是沒有發生。
項立剛認為蔡瀾作為風月片監制,物化女性且缺乏道德底線,是陳寶蓮悲劇的推手之一。
蔡瀾有吃有喝有錢了,那他身邊不乏有很多女人,網傳他交過六十一位女朋友。
蔡瀾公開承認交往過至少61位女友,涵蓋日本藝伎、香港女星、廚師等多國女性。
他提出爭議性戀愛觀:“交女朋友要練習,丑的照殺,久了自然吸引漂亮女性,主張通過降低擇偶標準積累經驗。”
蔡瀾形容他交往過女朋友都很可愛,但沒說愛,他只愛太太方瓊文。
雖情史豐富,蔡瀾強調從未背叛婚姻承諾,1994年與電影監制方瓊文結婚時約定:“婚姻是承諾,婚后絕不出軌。”
方瓊文作為臺灣空姐轉行電影人,蔡瀾曾經說過他太太最大的優點是,“能吃會做不管我”。
方瓊文和蔡瀾算意氣相投,愛美食愛自由,享受當下,對婚姻和孩子的看法一致,所以兩個人相伴幾十年,丁克幾十年,他倆也是一對傳奇的夫妻了。
自從太太離世后,蔡瀾曾透露午夜夢回,都會想起太太:“以前一直無意,死后想想才想起,她好像大我幾歲,所以她照顧我很多。”
蔡瀾整理亡妻遺物時有感而發,覺得人到晚年不想太多負擔。
蔡瀾的晚年生活
82歲的蔡瀾把大量房產都賣了,只留下了一處舊居,自己住進了維港上空的豪華酒店公寓,每天有八個人伺候他。
蔡瀾也開始了“斷舍離”,他把珍藏多年的藏書、字畫、古董家具都送了人,只留下存了幾十年的普洱茶,每天慢慢喝。
蔡瀾老爺子,活成了所有退休老頭羨慕的樣子,不用帶孫子,不用跳廣場舞,天天就琢磨著怎么吃好喝好玩好。
對蔡瀾來說吃還是頭等大事,別看年紀大了,蔡瀾的胃口一點沒減。早上起來先泡壺好茶,配著香港老字號的點心,邊吃邊看報紙。
中午要么去相熟的老店,要么在家讓保姆照著老方子做幾道家常菜。
最逗的是他牙口不太好了,但遇到好吃的照樣來者不拒。
有次朋友看他啃燒鵝費勁,勸他別吃了,他眼睛一瞪:“牙不行了,味蕾又沒壞!”
蔡瀾的晚年生活一點都不無聊,寫書、畫畫、拍視頻樣樣精通,直播的興起他還學習直播趕潮流。
蔡瀾他與時俱進,智能手機玩得比很多年輕人都溜。
蔡瀾每周固定要和老友們聚會,不是喝茶就是打牌,牌桌上照樣談笑風生,輸了錢也不惱,贏了就請大家吃飯,他說人到這個歲數了,輸贏都是浮云,開心最重要。
活成老頑童蔡瀾的晚年最讓人羨慕的就是心態,頭發全白了,但精氣神比小伙子還足,見到美女照樣會開玩笑,遇到好吃的還是會像孩子一樣手舞足蹈。
有人問他養生秘訣,他哈哈大笑:“哪有什么秘訣,該吃吃該喝喝,想太多反而老得快!”
80多歲的蔡瀾,活脫脫一個老頑童,用行動證明晚年生活也可以有滋有味。
項立剛則認為蔡瀾這種享樂主義過于輕浮,批評其“脫離普通人的現實生活”,稱:“大多數人要為生活奔波,不是誰都能像蔡瀾這樣享受人生。”
結語
蔡瀾的一生是香港文化黃金時代的縮影:才華與爭議交織,成就與陰影并存。
項立剛的批判雖然讓人引發對歷史真相的追問,但是他的單方面指控需要大家謹慎辯證。
作為公眾人物,就事論事,肯定貢獻時不回避爭議,批判過失不要否定他的全部價值。
不管怎么樣的生活方式,只要對得起自己,就算沒白活。
信源:2024-04-11澎湃新聞 蔡瀾式養老的至高境界,面朝大海,散盡家財
2025-06-27界面新聞「逝者」蔡瀾:相比“才子”標簽,更想做個“有人味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