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主動辭職2個月就要跑路?
6月26日晚,一則消息的出現可以說震驚了整個房地產界。
因為又一位昔日的房地產前掌門人于機場被攔下了!
據網傳消息,5月份在香港國際機場的離境大廳,綠城中國前董事會主席張亞東行色匆忙。
他拿著準備飛往加拿大的機票,站在溫哥華的登機口等待著檢票。
但沒想到,只差一步,他還是沒走成!
就在即將登機之前,幾位工作人員突然迎了上去,緊接著雙方開始交談。
約十幾分鐘后,有現場的乘客看到,這位2個月前突然辭職的大佬,被帶走了。
至于被帶走到底是單純地勸返還是接受什么調查,還未傳出最新消息!
不過至今在這位大佬的身上其實也一直存在著一個疑問:
“明明在年初1月的董事會會議上還干勁滿滿,怎么3月份就直接辭職了呢?”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界面新聞】【天津時間】【財經秋公子】【鳳凰財經】【證券時報】(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1、從民營到國企,從副市長到房企掌舵人
想要了解張亞東的一系列操作,那就不得不先提一提他工作了7年的地方——綠城集團!
這個曾被視為房企界“混改”樣板的地方,是張亞東真正“大展宏圖”的地方。
30年前,一個從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已久的浙江人宋衛平將其創立起來。
憑借對產品力的極致追求,直接讓綠城成為“品質地產”的代名詞。
但可惜,黑暗時刻在幾年后也接踵而來!
一開始集團開發的杭州桂花系列、北京御園等項目奠定了高端市場地位。
等到成立的第11個年頭,越做越大的集團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贏得業內稱贊。
然而,太過重品質而輕財務的策略也埋下隱患!
“2011年凈負債率飆升至148.7%,資金鏈幾近斷裂!”
同時,因為宋衛平對于足球有著強烈的熱愛,是一個十足的體育迷,多年來,沒少往里面砸錢。
所以在2011年之后,這家民營企業為了求生,宋衛平也只能選擇兩度“賣身”。
在2012年引入了九龍倉,以51億港元出讓24.6%股權,但僅緩解短期壓力。
2014年與孫宏斌達成62.98億港元股權交易,卻因理念沖突百日決裂,宋衛平公開檢討稱:
“險些毀了綠城!”
直到那一年年底,綠城迎來了歷史上一個轉折時刻,因為央企接手了!
央企中交集團以“白衣騎士”姿態火速接盤,并以與融創相同的對價購得24.29%股權,成為單一大股東!
從這個時候起,綠城和張亞東之間就產生了不少的關聯。
這其中與中交有關,但張亞東本人并非資深的“中交人”。
但凡看過張亞東履歷的就會發現,他絕非一個簡單的等閑之輩。
相反,他的經歷就是一部中國精英典型的成長史:
“遼寧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廈門大學,博士學位加持;歷任大連市城建局局長、大連市政府副市長等重要職務。”
尤其是在擔任大連市政府副市長期間,他負責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
這段經歷也是他后來進入房地產業的契機。
2018年,距中交集團接手綠城已過4年。
彼時,張亞東受中交集團委派,加入綠城中國,擔任執行董事與行政總裁。
等到短短1年后,他正式接棒創始人,成了中交集團控股后的首任董事會主席!
而在張亞東正式接手以后,他開始大展拳腳!
2、激進擴張的背后,中交時代全面到來
規模方面,早在2020年,他就提出了“2025年沖擊5000億元”這一戰略目標。
并且在2019年的一場業績發布會上,他也直接表示:
“在重資產房地產開發板塊,綠城中國到2025年底的目標銷售額是超過3500億元,保持15%的增速!”
為了實現這個宏大的目標,他一改之前宋衛平的做法,強力推出了所謂的“5912”高周轉策略。
5指的就是5個月就開工,9則代表的是9個月開盤,12指的就是1年內現金流回正。
他的這一系列激進的改革在初期效果也相當明顯,主要就體現在銷售額上。
2018年的時候綠城只有2018億元的銷售額,而等到2021年,已經變成了3509億元。
并且整個集團拿地的速度也十分快,直接突破了整個行業的前五,為此,集團還多了一個稱號:
“地王收割機!”
不過這樣快速地擴張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最讓人關注的就是毛利率。
從2019年到2024年,短短5年間,直接從24.7%暴跌至13.1%,公司的盈利能力下滑嚴重。
如果具體到房子上,質量問題也并不少。
比如在北京保利綠城和錦城園,電梯噪音、地面破損等十分常見。
在深圳的綠城匯銀·桂語蘭庭,天然氣管道被曝位置不合理,安全存在很大隱患。
曾經引以為傲的品質漸漸開始為規模讓路,綠城賴以生存的品牌價值也在一點點折損。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今年的3月底,張亞東突然提出了辭職,但并沒說明原因。
而綠城隨后發布的公告稱,給出的理由僅僅是工作安排。
而很快,人們也發現,這一切其實早就有了預兆!
3、一切早有預兆,中交集團也火速換帥
如果仔細查詢就能發現,早在2024年的年底,張亞東似乎就已經開始有了動作。
他先后減持了綠城中國226.9萬股、0.2萬股,套現約2478.11萬港元!
而在其任期之內,雖然公司毛利潤下降,但張亞東每年的薪資更是不同凡響!
根據綠城相關公告,除了在其任職的第一年沒有達到千萬,其余幾年的年薪幾乎都在千萬以上。
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很多上市地產公司高管的薪資!
除此之外,更巧的就是,就在6月26日晚,中交集團內部也出現了大變動!
有相關媒體報道稱,其集團內部的原董事長被帶走,但具體的情況官方還未通報。
實際上,張亞東的境遇無疑是中國地產行業職業經理人困境的一個縮影。
他們雖有雙重身份,但身份的模糊性使他們承受著來自各方的期待。
所以不得不在行業的劇烈震蕩與轉型中尋找航向。
張亞東在任時期曾提出:
“綠城中國將2023年達到3011億元的實際銷售額、2025年達到6400億元的合約銷售額?!?br/>
然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綠城集團的總合同銷售金額僅約為2768億元,同比降幅達8.07%。
而如今張亞東本人的處境到底如何,我們還需等待官方的通報……
相比張亞東,如今綠城的掌門人劉成云則是一位正兒八經的經濟師。
同時,過去的他也完全是在中交集團內任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交人”。
如今,這位30多年來扎根央國企的老將,如今正全力推動綠城向“地產+基建”模式轉型。
在張亞東留下的地塊上,綠城仍在收獲。
但那個靠高杠桿與規?;孟攵哑龅姆康禺a時代,已隨機場的攔截廣播一同消散在風中……
對于張亞東此前突然辭職這件事情您怎么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界面新聞】【天津時間】【財經秋公子】【鳳凰財經】【證券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