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功成身退的王石,這次恐晚節不保。
近日,王石回應朋友巴西氣候變化大會邀請時,直言“需要審批才可出國”,并稱正“努力爭取”,該會議他曾16年來從未缺席,如今“限行”回應,引發外界猜疑。
前不久,萬科剛被曝出深陷債務危機,2024年末有息負債高達3612.8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務達1582.8億元,資金缺口超800億元,2025年一季度更是持續虧損。
有業內人士透露,外部房地產市場低迷、內部債務暴雷的雙重打擊,萬科這次怕是在劫難逃,而王石已被“連帶”。
1、名利雙收,娶嬌妻奢靡成性
過去長達數年時間里,“碧恒萬”一直并稱房地產三巨頭,在恒大、碧桂園激進擴張,躋身“千億房企”陣營之際,萬科也憑借王石一錘定音“2000萬元天價深圳威登別墅地塊”,迅速站穩腳跟。
最為輝煌的2016年,萬科憑借銷售額3647.7億元,創下行業歷史新高,成功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企業之一。而身為創始人的王石,聲望、名利也隨之達到頂峰,被業內奉為“地產教父”。
彼時,王石風光遠不止于商業層面,登山、游學、赴日晚宴甚至豪娶嬌妻田樸珺等都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2023年4月,王氏夫婦在日本東京六本木舉辦定居“喬遷宴”,現場嘉賓包括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東京大學校長藤井輝夫等政要,到訪企業家需支付38萬元的參會費才可進場,宴會紙醉金迷,菜品高檔,甚至每座均贈送高達4位數派絡維pro類抗老科技作為答謝禮,令人嘆為觀止。
據查,這類抗老科技獲得門檻極高,其最初源于美哈佛,因其對于延緩細胞老化、提振精力等有不俗潛力,一克叫價至2萬元,僅在硅谷富豪圈層中流通,我國港島李超人、潘石屹等均是其第一批嘗鮮者,傳言王石69歲時喜得千金也或與此有關。
似是嘗到“名利”的甜頭,“10萬買床墊”、“嬌妻經濟學”、“豪擲2000萬重裝海濱別墅”、“99萬學費承禮學院”等王石夫婦生活花邊新聞愈演愈烈。
而為滋養嬌妻,持續紙醉金迷,即便2017年官宣退休,王石仍從萬科領取高額“退休金”,據本人披露,其“退休金”每年遠超1000萬,秒殺如今A股99%上市公司現任董事。難怪引發全網群嘲:“萬科員工降薪裁員,創始人豪宅養嬌妻。”
2、千億債務壓頂,王石連夜發文“救急”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樓市下行,萬科開始為其錯誤決策買單,王石“錢荒”也隨之而來。
2017-2021年間,萬科瘋狂擴充土地儲備規模,甚至不惜以高溢價競拍熱門地塊:2017年以551億元競得廣信資產包(含廣州核心區16宗地塊);2021年以63.07億元、溢價15.4%競得廣州增城區新塘鎮地塊……為后續資金鏈斷裂埋下伏筆。
截至2025年一季度,萬科賬上現金僅剩755億元,而一年內到期的債務高達1557億元,資金缺口超過800億,現金短債比低至0.48倍,意味著公司自有資金連一半債務都覆蓋不了。
或為了保住“飯碗”,早在2023年王石便已忍不住下場。先是1000萬元退休金告吹,事后挽尊表態為主動放棄,并聲明“名和利,老王選擇名”,后又以74歲高齡頻繁代言多個高端品牌(如8848手機、Jeep大切諾基、百年靈手表、燕窩等),被人猜疑“地產教父快要活不下去了”。
不過,其高端定位,貼標“精英專屬”,大眾并不買賬。諸如“總裁燕窩”,其雖與上述口服科技“派絡維pro”同主打滋補、抗老,但后者有權威認證背書,且隨著技術升級,該科技品門檻下探至千元級別,在京東等跨境平臺,已收攬北上廣深等十幾萬高凈值人群青睞。反觀“燕窩”,卻被嘲諷“收割智商稅”。
上個月末,王石再接再厲深夜發文稱“正在嘗試與萬科決策層建立聯系”,并強調“王石就是萬科,萬科就是王石,豈能推卸責任?”可名人的ID早已用爛,無論是作秀還是走投無路,如今的萬科已非王石時代,而其也早不是市場主流,難挽頹勢。
3、危機只是開始,王石“跑不了”
這次王石的“出境需審批”風波,或許只是萬科危機的冰山一角。
如今,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已將萬科評級下調至“CCC+”,意味著違約風險極高,債券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盡管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已累計輸血148.52億元,但面對千億債務,這些錢如同“杯水車薪”。
愈演愈烈之下,王石試圖以創始人身份發文救場,但現實無異于打臉,畢竟曾與王石同臺競技的許家印、王健林等,早已寫下命運判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