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開局就領跑新能源重卡動力配套市場?
2025年,在工信部發布的第391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共有40款新能源牽引車上榜!其中,上榜車型呈現出新的亮點。一方面,傳統重卡造車強廠紛紛推出新能源車型;另一方面,國六牽引車“花樣頻出”,不止有柴油新車型,同時更有多款600馬力以上的燃氣車亮相。
值得關注的是,在31款純電動牽引車(12款換電式純電動、16款純電動及3款燃料電池牽引車)中,綠控電機的配套數共有9款,獨占三成。
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傳統重卡領軍品牌也開始深度涉足動力系統,加速了這一領域競爭的白熱化。在這樣“群雄逐鹿“的情況下,綠控為何備受市場認可?請看方得網報道。
綠控電機裝機“大放異彩”
在新能源車型中,解放申報了兩款雙電機車型,豪沃申報1款三電機車型,慶鈴申報1款雙電機車型為氫燃料電池牽引車。
解放申報的新能源純電車型總質量25噸,整備質量僅有9.7噸。電池搭載寧德時代,電機為解放自研,雙電機合計功率達816馬力。而另一款車型整備質量為12.15噸,推測可能在承載能力上有所提升。
重汽新能源申報的三電機牽引車采用了電池底置的設計,電池采用弗迪電池,搭載重汽自研三電機,合計功率超過1000馬力。該車總質量25噸,整備質量10.5噸/11.5噸。
其中,陜汽申報的5款新能源牽引車型中,有三款新品配套了綠控電機。聯合重卡申報的3款新能源車型,則全部配套了綠控電機。東風、遠程、徐工均申報了一款新品車型,都配套的是綠控電機。在這些配套綠控電機的新品中,功率覆蓋了600馬力-700馬力段。例如,配套綠控的2款陜汽純電牽引車,功率最大均達到了748馬力。
綜合而言,綠控電機已構建起覆蓋多元場景的動力產品矩陣。尤其是,對電機效率要求嚴苛的 600 度大電量牽引車型,綠控產品已能實現精準適配,且覆蓋多個整車品牌。這充分彰顯其技術積淀與產品實力。
緣何綠控能贏得市場青睞?
自 2011 年成立以來,綠控便以技術創新破局 ——2012 年推出國內首個同軸并聯式混合動力系統,不僅實現行業技術引領,更打破國外壟斷將供貨成本壓縮 50%。2019 年進軍新能源重卡動力系統市場后,綠控短短數年間便躍居行業裝機量榜首。
十四年深耕中,綠控形成電驅動系統總成架構設計、控制器開發等五項核心技術,實現變速器、電機等關鍵部件的自主研發與生產。其 HTED20000L 純電動系統、STEA45000Z 電驅動系統等產品備受市場認可:HTED20000L 采用 “單電機 + AMT” 設計,適配 31-55 噸純電動重卡,以小電機實現大扭矩,換擋平順且可靠性強,市場保有量超 2 萬臺;STEA45000Z 電驅橋峰值功率達 300kW,輪端扭矩強勁,相較直驅方案續航提升 20%,兼具輕量化與低維護成本優勢。
在綠控看來,電驅橋在成本、重量、空間及效率上優勢顯著,將成為新能源重卡行業普及趨勢。目前綠控已推動電驅橋在 DeepWay 等企業批量應用,持續引領行業效率升級。從首創同軸雙電機動力不中斷驅動系統,到率先實現多檔多電機集成電驅橋量產,綠控以創新為底色,持續推動新能源商用車行業技術革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