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如破竹,在古代就形容這個人在戰斗的時候節節勝利,完全沒有人能阻攔他,那么在現代也是用來比喻一個人,他非常的有運氣,氣勢好大,一直在贏。這個成語它是出現在三國末年,當時晉武帝司馬炎滅掉了蜀國奪取了魏國的政權,正準備要攻打東吳,實現統一的目標。
光看這一串文字,大家就能感受到什么叫勢如破竹。大臣們的意見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正好現在東吳國力衰弱,應該一口清滅掉他,不然等他實力上來了就很難辦了。司馬炎認真考慮了一下之后,覺得確實是到了南征的時候了,一定要趁他病要他命,一口氣把東吳拿過來。
就這樣司馬炎親自出征,他調動了20多萬,兵馬分成六路去攻打吳國,一路上戰鼓齊鳴,戰旗飄揚,第2年他們就占領了江陵,殺掉了吳國的大將軍,一路乘勝追擊。很多人擔心,接下來長江的水會漲起來,萬一在過長江的時候被水淹了就不好了。但是司馬炎不同意,他說現在士氣高漲,勢如破竹,就應該一口氣取得勝利。
最后的大結局當然是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了全國。說起來也很神奇,當時曹操建立魏國的時候,就想著能夠統一中原,實現自己的大業,但是他沒有做到,他的子孫后代也都挺無能的,等到司馬家族奪取了政權之后,反而真正統一了全國。當然司馬家族后來的皇帝也非常的一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