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成都平原西南隅,一座承載著千年長壽文化的古城正煥發新活力。眉山市彭山區先后推出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及相關措施,不僅是一份經濟發展藍圖,更是一部以民生為底色的城市振興宣言。
通過梳理發現,在這份涵蓋12大領域、39項具體措施的方案中,“穩增長、挖潛力、增量點”的戰略布局與“促消費、惠民生”的溫度關懷交織共生,勾勒出彭山崛起路徑。
流量密碼:讓世界看見彭山的“三重面孔”
“要讓游客既能看到博物館里的千年沉銀,也能嘗到葡萄架下的現代甘甜。”彭山區文旅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道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深意。通過“智慧農業 天府糧倉”“鋰好彭山 智造未來”“沉銀寶地 不老彭山”“煙火彭山 品質生活”四張名片的立體打造,彭山正在構建古代文明與現代產業交融的城市IP。
在數字經濟賦能下,這座小城展現出驚人的傳播力。社交媒體上,今年3月,一群文藝愛好者策劃剪輯的《當鋼琴撞上古箏眉山彭山千畝花海奏樂章》短視頻一經上線便收獲百萬點擊量。文旅部門順勢推出多條周末游旅游線路,串聯起漢崖墓博物館、彭祖山、五湖四海的露營基地,讓文旅流量真正轉化為消費留量。
場景革命:從“觀光游”到“沉浸式生活”
升級文旅消費新場景,帶給游客全新體驗。五一期間,彭祖山景區探索開展了直升機低空體驗活動,上線幾天體驗人數便突破500人。“從高空看彭祖山的感受太震撼了,既能欣賞自然美景,又能感受城市發展,這種體驗非常新穎。”來自德陽的游客陳先生表示。“過去游客來彭山主要是看景,現在我們要讓游客在彭山有不一樣的體驗。”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這種場景創新正在全面鋪開。市民文化中心里的各種研學、科普教育以及非遺體驗等,成了游客市民節假日打卡網紅地。彭山區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內的森田藍莓基地創新推出的“觀光+采摘”的運營模式,不僅實現了產業增效,更帶動了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消費引擎:全周期政策托舉民生福祉
日前,在汽車銷售網點工作人員輔助下市民王先生僅用15分鐘就辦好了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手續。“立減服務確實方便,相當于政府和企業共同讓利。”他算了一筆賬:舊車報廢更新補貼疊加政府消費補貼,實際節省了2.5萬元。這種“一站式”服務模式,正是彭山刺激大宗消費的創新舉措。
無獨有偶,周末從東坡區帶娃娃到彭山串門的張飛停好車,路過一家某品牌手機銷售店時,被門口廣告吸引的“邁不開腳步”。
“老板,你這個廣告是不是真實的哦?”張飛指了指玻璃門上粘貼的“購買6000元以上國產手機,也可以享受‘政府’補貼”的宣傳提示問道: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6000元以上手機補貼),為啥子在彭山才有呢?了解實情后,張飛如愿以償地“更換”了一部心儀手機。
“根據市場需求,我們在國補‘應補盡補’的同時,在3C電子產品促銷費上創新,增加購買6000元以上國產手機,可享受500元-300元不等的(地方)‘政府’補貼。”彭山區商務局副局長楊柯說,民有所盼,政有所為,我們根據群眾需求“延長補貼鏈”,千方百計讓消費者得實惠。
據了解,彭山消費政策除延長補貼鏈和時間鏈以外,其溫度更體現在細節處。在社區助餐點,6元的政府補貼套餐包含兩葷一素,每天服務200多位老人。數據顯示,通過消費券精準投放、銀發經濟專項扶持等政策組合拳,彭山60歲以上人群消費貢獻率提升17%。
治理創新:柔性執法護航消費活力
柔性執法還體現在交通管理上。包容的城市交通管理制度讓外地游客張先生倍感溫暖:“五一期間,因事將車停放在路邊,本以為要挨罰單,沒想到收到的是溫馨提示短信。”
“允許外擺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監管精細、規范有序。”夜幕降臨,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小李的執法記錄儀里,記錄著戲劇性轉變:曾經嚴控的商鋪外擺區,現在成了網紅打卡點。在川大錦江校區夜市,年輕人們正用手機掃碼參與進行點餐支付。這種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帶動商圈客流增長40%。
站在岷江之濱眺望,彭山的消費振興之路,既是產業轉型的突圍之戰,更是民生改善的溫暖實踐。從沉銀古韻到鋰電新能,從田間地頭到低空云端,這座千年古城正以開放的胸襟擁抱消費新浪潮。(王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