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播報”第六期發布會上,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暑期防病提示發布,酷暑來襲,日常多喝水,午時避免戶外活動,外出時注意防曬。也要記得定期開窗通風,預防“空調病”。一旦有不適癥狀,立即到陰涼處休息,如癥狀加重,及時就醫。同時防“病從口入”,避免生食海鮮等,吃冷飲或冰鎮水果也不要過多過快。近期新冠呈波動下降,但免疫力低下人群還需注意加強防護,積極接種疫苗,出現發熱等癥狀要盡快就醫。
暑假來臨,孩子放假天天睡懶覺,晚上怎么叫都不肯睡?沉迷上網打游戲,家長該怎么把孩子從“網”中拉出來?專家們也紛紛出招。
給熬夜一個替代方案
一到放假,孩子晚上抱緊手機不肯睡,白天賴在被窩叫不醒。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危機干預專委會委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金金從心理學角度,分享三個簡單有效的妙招,幫助孩子在假期建立健康的生活節奏。
一是用“生物鐘慣性”替代“強行叫早”。硬拉孩子起床,容易引發親子對抗。孩子的大腦對光線變化高度敏感,家長在早上拉開窗簾留條縫,讓陽光溫柔地喚醒孩子,比傳統鬧鐘更有效。即使孩子前一天睡得較晚,家長也應在第二天固定時間,如上午9點前,讓孩子接觸陽光。堅持三天,孩子的生物鐘會逐漸恢復健康節奏。
二是給熬夜一個替代方案。孩子假期熬夜,常因白天沒玩夠或壓力未釋放。家長與其直接說“不準玩手機”,不如和孩子一起“先做點別的”,如下午安排1小時運動,用打球、跳舞等來消耗體力;晚飯后組織家庭桌游或電影時間,滿足娛樂需求。當孩子覺得“白天更有意思”,晚上自然不會硬撐。
三是全家共筑“睡前儀式感”。不少家長自身熬夜,卻要求孩子早睡,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建議全家共同營造“儀式感入睡”氛圍:睡前1小時關閉大燈,只留暖光臺燈,共同閱讀或輕聲交流。昏暗的光線能有效刺激褪黑素分泌,比單純說教更具說服力,有助孩子自然入睡。
家長要記得,
調整作息需循序漸進,給孩子一周時間逐步適應。這三個心理小妙招,與孩子共同商量執行。假期之美,在于家人相伴,共享休憩時光,用身心舒緩滋養精神,以親密陪伴詮釋愛意。
漸進式戒網,每周遞減10%的游戲時長
每到假期,許多家長就陷入兩難:孩子與網絡世界形影不離,吃飯叫不動、出門不愿意。若強行奪取手機,易引發孩子抵觸情緒;若放任自流,又擔憂其沉迷加深。金金也分享兩個溫和有效的心理學策略,幫助孩子擺脫對網絡的過度依賴。
一是用“替代滿足”填補空虛感。孩子沉迷游戲,往往因為現實生活中缺乏樂趣或成就感。簡單粗暴的禁止,不如巧妙地用現實快樂,替代虛擬滿足。孩子若熱衷于游戲中的團隊協作,家長可邀請其同學來家中共玩桌游,或組隊參與體育活動;若孩子喜歡游戲闖關的刺激感,家長可帶其體驗攀巖、密室逃脫等富有挑戰性的線下活動。通過建立獎勵機制,當白天達成一個小目標,如運動1小時或學做一道菜,晚上可額外獲得30分鐘的游戲時間,激勵孩子主動平衡娛樂與生活。
二是化游戲熱情為創造動力。家長不妨“以毒攻毒”,引導孩子從單純的玩家轉變為內容創作者。鼓勵孩子寫游戲攻略、拍游戲解說視頻或學習基礎的游戲編程,還可組織朋友來場“電競比賽”,將無節制的游戲時間轉化為有計劃的娛樂活動。當游戲成為學習新技能或社交互動的途徑時,孩子能更理性看待游戲,避免無節制的沉迷。
戒除網癮并非一蹴而就。家長與孩子攜手制定小目標,通過漸進式戒網,如每周遞減10%的游戲時長,逐步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耐心引導自律,用陪伴守護成長,讓孩子走出游戲沉迷。
意外傷害高峰,一起掌握急救技能
暑假旅游或參加夏令營等戶外活動時,總有孩子發生各種意外傷害,如溺水、骨折、摔傷等。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小兒整形外科學組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普外科診療中心副主任兼整形燒傷皮膚外科主任董晨彬教家長和孩子們掌握急救知識。
如遇同伴溺水,第一時間呼救并尋求成人幫助,不擅自下水救人,應拋投救生圈、漂浮物等;如遇輕微擦傷,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如遇骨折、扭傷,不隨意搬動傷者,等待專業救援;
有創口、流血,用干凈紗布或布按壓止血,如深度傷口、不易止血則應立即送醫,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能美容縫合的醫院;
摔傷、頭部受傷,如有嘔吐、頭暈、昏迷等癥狀,及時送醫;
如遇動物咬傷,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懷疑有毒的話,可在靠近心臟的一端捆扎下,但不要過緊以免血流不暢,然后盡快送醫;
如遇中暑,讓患者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解開衣服,補充淡鹽水或飲用水,如有昏迷、高熱等嚴重中暑癥狀,及時送醫。
暑期戶外活動多,孩子如何做好防曬,預防曬傷?
董晨彬指出,
孩子出行盡量不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如果太陽很大,孩子戶外活動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夏季帶孩子出門活動,可選公園或有樹蔭遮擋的陰涼地方。
如果孩子被曬傷,馬上帶孩子躲到樹蔭或其他遮涼、通風處,局部冷敷(忌直接冰敷)、外涂減緩疼痛的藥物,如果有水皰形成、發熱、寒顫等癥狀,建議盡早就醫。
戶外有受傷風險,在家也有不少“安全陷阱”,如意外跌落、燒燙傷、誤吞異物等。家長們不要讓孩子單獨留在家中,也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桌子、沙發、洗衣機蓋上或其他較高的物體上。
三是預防異物、誤食、中毒。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玩具,及時收納家內雜物;不要給過小的孩子喂食堅果或果凍等食物,也不要在孩子奔跑活動時喂食。告誡孩子不要在櫥柜、窗簾里玩耍;不要將馬夾袋套在頭上或掩住口鼻,不要在被子里玩捉迷藏;可縮短百葉窗的拉繩和固定拖線板的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