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農歷六月初六,莊稼人心里頭直打鼓。
老輩人常念叨:“六月六下雨,翻龍袍四十天。
”這話啥意思?雨一下,后面可能連著陰雨天。水稻正灌漿,玉米拔節長,就指著太陽曬。
光照不夠,米粒癟,棒子空,收成就懸了。去年皖北有塊地,六月初六連陰雨,水稻癟粒超兩成。每畝少收百來斤,農民蹲田埂直嘆氣。
土家人說法更玄乎:六月六曬龍袍,雨淋濕是水龍發威。水龍得勢,要下七七四十九天雨,地皮都難干。
不光莊稼愁,棉花更遭罪。盛花期遇雨,花鈴嘩嘩掉,爛鈴病跟著來。前年湖北棉田,六月初六淋了頭,秋桃少了三成多。
雨水多還怕澇,河漲水漫田,半年辛苦全泡湯。
南邊山陡的地,雨大還沖土,房子都可能保不住。牛羊也跟著遭殃,草爛根,沒料吃,養不肥還貴如金。
可也不是所有地方怕雨,西北有些地,土干得裂嘴。
六月初六下點雨,莊稼喝飽水,反倒是救命雨。現在和以前不一樣,水渠能排澇,機井能抗旱。
去年河南大澇,排灌系統開足,保住八成莊稼。老話說“六月六雨淋頭,良田不結谷”,是老輩看天吃飯的經驗。沒科技那會兒,雨多雨少全靠老天爺,不記著咋活?
可現在有法子了,雨多能排,雨少能澆,心里頭踏實點。
但老話也不能全扔,那是幾輩人拿收成換的教訓。
就像種玉米,知道六月要長個,提前防著點總沒錯。
今年六月初六天氣咋走?
農諺說“不怕晴,就怕淋”。
想知道具體咋應對?點關注,后續天氣動態接著說。農諺是經驗,天氣看預報,具體還得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