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納,死亡并非終結,而是一場盛大的、充滿藝術與象征意義的告別。在這里,葬禮可以醞釀數年,而逝者則會在定制的、極具個性的異形棺材中,踏上他們獨特的最終旅程。從巨大的藍色茶壺到栩栩如生的螃蟹,這些棺材不僅是安息之所,更是對逝者生平的致敬和對家族傳統的延續。
瑞士學者雷古拉·楚米(Regula Tschumi)用20多年的時間,深入記錄了加納東南部加族人(Ga people)獨特的葬禮習俗。她的新攝影書《時尚下葬:加納的藝術棺材與葬禮文化》(Buried in Style: Art Coffins and Funeral Culture in Ghana)揭示了一個我們未曾了解的,充滿創意與莊嚴的文化世界。
一場籌備經年的告別儀式
2024年4月,加納大阿克拉的努瓜鎮(Nungua)舉行了一場罕見的盛大葬禮。逝者是當地最高傳統軍事領袖Nii Agbetekor,他的葬禮籌備了足足兩年。楚米回憶道,當天儀式并非一帆風順,原定承載Nii Agbetekor的獅子形轎子意外著火,大部分粉色鬃毛被燒毀。但即便如此,用絲帶遮蓋損壞后,游行依然順利進行。五位健在的阿曼法部落軍事首領各自乘坐著代表其家族的轎子——包括一只螺、一只辣椒、一只公雞和一條泥魚——緊隨逝者身后,成千上萬身著傳統制服的村民擠滿了街道。
有趣的是,人類學家楚米本人對這些傳統的記錄,竟然反過來幫助了葬禮的組織者。由于許多古老儀式并非代代相傳,組織者們翻閱了楚米關于上一位最高領袖葬禮的書籍,參考其中的信息和照片,得以更新并遵循了他們的傳統。
具象棺材:逝者生平的獨特寫照
這些極富想象力的具象棺材,在20世紀中葉開始出現,最初源于傳統的裝飾性轎子。在互聯網時代,它們因其新奇的設計而迅速走紅。
2009年,一位傳統牧師因在儀式中使用茶壺,最終被安葬在一個巨大的藍色茶壺形棺材中。2011年,一位助產士則被安放在一個分娩婦女形象的棺材里。2022年,一名夢想移民美國的足球運動員,則睡進了一雙繪制有美國國旗的足球靴形棺材。
棺材的設計并非由逝者本人決定,而是由他們的家人根據逝者的職業、愛好、夢想或具有象征意義的動物來選擇。楚米解釋說,這些棺材通常需要10到20天才能完成,直到最近,木匠們都完全依靠手工制作。相對于西方標準,這些棺材并不昂貴,這也是加納工匠樂于將它們出售給國外博物館或畫廊的原因。
“入殮”儀式:讓逝者“復活”的華麗告別
除了獨特的棺材,加納的“入殮”(laying out)儀式同樣令人驚嘆。在葬禮前一晚,家人和朋友會聚集在華麗的帳篷里,向逝者致敬并“互動”。“一切都需要看起來像現實,”加納著名“棺材舞者”的創始人本杰明·艾杜(Benjamin Aidoo)解釋道,“你需要睜開他們的眼睛,確保一切都清晰易懂……你需要用手術工具用棉花塞滿他們的臉頰。”
遺體通常以坐姿或站姿迎接客人,并根據他們生前的生活方式進行穿著和裝飾。在整個守夜期間,殯葬師有時還會趁哀悼者不注意,“重新安置”遺體。
楚米曾目睹過最精心設計的“入殮”儀式之一,是2017年為一位女祭司舉行的。這位女祭司最初坐在掛在天花板上的轎子里,隨后她的衣服被更換了三四次。在最后一次更換后,她的身體被涂上白色糊狀物以驅邪,并被安置在一個房間里,這個房間是她被任命為女祭司時神殿的再現。
棺材舞者:用舞蹈慶祝生命
在加納的葬禮上,還有一個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的“新傳統”——“棺材舞者”。本杰明·艾杜是這一現象的開創者。他回憶說,當他作為一名殯葬師在2012年左右一次葬禮上抬著棺材時,背景中響起傳統鼓點,他決定開始左右搖擺。人們停止哭泣,開始為他們歡呼,甚至向棺材上撒錢。
“我說,‘哇,如果我能做到讓人們不再哭泣,我為什么不變得專業呢?’”艾杜說道。從那時起,他開始訓練他的護棺人進行編舞,購買配套的服裝,并全國各地參加葬禮。新冠疫情期間,他的舞者視頻在網上瘋傳,業務更是呈爆炸式增長。
艾杜的公司Nana Otafrija現在提供定制的舞步和服裝,深受追捧。盡管出現了一些模仿者,但艾杜強調,專業的服務和對棺材的穩固抬舉至關重要,因為“如果棺材倒下,那就意味著你職業生涯的結束。”
楚米和艾杜的友誼,使得她能夠見證這些通常在幕后進行的殯葬習俗。盡管一些古老的加族葬禮習俗在英國殖民時期曾受到壓制,但許多仍在地下秘密延續。楚米表示,她自己的研究甚至激發了加納中部地區酋長們重新采用轎子的傳統,這讓她看到了研究如何影響和更新當地的文化。
參考資料:《Buried in Style: Artistic Coffins and Funerary Culture in Ghan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