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一場盛大的文化盛宴——“同根共源?非遺華章”深港青年非遺文化嘉年華璀璨啟幕!現場,兩百多名深港青年親身領略非遺魅力,用鏡頭記錄這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讓美好瞬間與深厚底蘊留存。同根共源,非遺華章閃耀灣區
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堅實紐帶,深港青年攜手并肩,生動演繹著“一國兩制”背景下的文化共鳴。公司文化顧問、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院副理事長王炳翔在接受采訪時感慨:“當深圳與香港青年一同參與非遺互動,方能真切體會到同根同源的深刻內涵。”這場活動,不僅是非遺技藝的集中大展示,更是深港文化認同的深度融合之旅,為前海的文化軟實力注入了磅礴動能。
鼓韻千年啟幕,非遺創新工坊嗨翻全場鼓韻開場,震撼心靈:活動伊始,王炳翔老師以雄渾激昂的鼓聲,瞬間點燃現場氣氛。伴隨傳統禮儀儀式展演,大家仿佛穿越時空,踏入文化盛境,華夏文明的基因在鏗鏘鼓點中被喚醒。非遺技藝,活態傳承:- 拓印瓦當:紙與墨的交融間,歷史紋樣緩緩浮現,讓人們得以觸摸千年文明的厚重脈絡。- 草木染方巾:以東江水為媒介,煮出自然純粹的色彩,環保理念與傳統技藝巧妙碰撞,綻放出五彩斑斕的魅力。- 唐流彩團扇:運用唐代獨特技法,顏料于水面靈動“起舞”,轉印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圖案,盡顯大唐風華。- 社火臉譜DIY:繪制花木蘭臉譜,不僅體驗傳統魅力,還能將其秒變實用杯墊,讓非遺在現代生活中煥發出全新活力。- 飄漆藝術:彩漆順著水波自然流動,與陶瓷花瓶完美結合,造就“水中畫、瓶上詩”的美妙意境。
鹽田區非遺疍家魚貼畫:現場,非遺傳承人毛永帶領大家在百米長卷上創作,意義非凡。此外,膠板年畫拓印也吸引了許多人參與。剛入駐連豐文化的國家級女書習俗傳承人胡美月老師,攜手女書團隊驚喜亮相,與唐代煎茶團隊一同,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非遺對話,重現千年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古韻新聲,名家非遺表演驚艷四座古琴吟誦,滌蕩心靈:李彥輝先生輕撫琴弦,彈奏出《終南遺韻》的悠揚旋律。與此同時,行調傳承人邵永玲老師深情吟誦《詩經·南山有臺》,張鑫老師的簫聲悠遠相伴,弦歌雅樂間,傳統美學盡顯無遺。少年非遺力量登場:前海港灣小學的二胡表演、荔灣小學的琵琶演奏驚艷全場。00后的少年們用靈動的指尖,傳承千年韻律,為非遺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
穿越唐朝,沉浸式市集太好“逛”《長安的荔枝》實景還原:荔枝使與唐代NPC穿梭其間,送荔枝、煎茶、奉油茶,忙得不亦樂乎??ㄋ_帝冰鮮荔枝與定制荔枝果子成為爆款,讓人們仿佛一秒穿越回大唐市集。古風互動超有戲:“李白”“杜甫”現場吟詩對句,貨郎熱情派送荷花,旋胡舞者翩翩起舞,身著古裝的體驗者穿梭其中,活脫脫一幅《清明上河圖》在眼前重現。
大咖說:非遺×科技×青年=未來深圳市社會科學類社會組織聯合黨委委員尹俊凱指出:“希望科技與非遺能夠實現雙向奔赴?!睘榉沁z創新發展指明方向。深圳市傳統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張國華直言:“這不僅是傳承,更是弘揚。”一語道破活動的深遠意義。承辦方負責人邵永玲透露:“我們和主辦方精心設計深港青年共創環節,旨在讓非遺成為聯結兩地的‘文化基因’?!?/p>
同心筑夢,非遺為橋連深港當深港青年一同拓印瓦當、共繪臉譜、共飲油茶,文化認同在指尖與舌尖悄然滋長。這場嘉年華宛如一座橋梁,讓千年非遺融入灣區青年的生活,更讓“同根同源”的信念,深深扎根在每個人的心間。
編輯:余 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