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7年九月,北元政權在遼東地區的殘余勢力納哈出部投降明朝,標志著明朝對北方的統一進程取得關鍵突破。然而,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仍控制著漠北草原地區,繼續對明朝構成威脅。明太祖朱元璋為徹底解決北元問題,決定派遣大軍遠征漠北。
據《明史·藍玉傳》記載:
"時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玉帥師襲之。"
捕魚兒海(今貝爾湖)位于漠北草原東部,是北元政權的重要據點。朱元璋任命永昌侯藍玉為征虜大將軍,延安侯唐勝宗、武定侯郭英為左右副將軍,率領十五萬大軍北征。
出征前,朱元璋對將領們作出明確指示:"肅清漠北,在此一舉。",明軍從北平(今北京)出發時,攜帶大量糧草輜重,并配備火器部隊。為適應草原作戰,軍中特別加強了騎兵比例,同時征調熟悉漠北地形的蒙古降將作為向導。
明軍于1388年三月出塞,此時正值草原春季,氣候條件相對適宜行軍。部隊沿大興安嶺西麓北進,采取嚴格的隱蔽措施。《明史》記載:
"玉戒士卒穴地而爨,毋見煙火。"
即命令士兵挖地灶生火,避免暴露行蹤。這種謹慎的行軍方式,使得明軍在長達一個多月的行進中未被北元方面察覺。
值此之際,北元方面對明軍的行動毫無察覺。脫古思帖木兒及其臣僚駐蹕捕魚兒海南岸,未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蒙古源流》記載:
"時汗與諸臣宴飲作樂,不設備。"
這種松懈的狀態,為接下來的戰役埋下了伏筆。
1388年四月,藍玉率領的明軍經過月余行軍,抵達捕魚兒海東南約三十里處。草原春季風沙偶作,能見度降低,客觀上掩護了明軍行動。部隊停止前進,藍玉召集眾將商議作戰計劃。唐勝宗提議正面強攻,郭英則認為應當分兵包抄。藍玉最終決定采取夜襲戰術,命令全軍休整一日,次日黃昏拔營。
四月十一日傍晚,明軍開始向捕魚兒海南岸移動。騎兵卸下多余裝備,只攜帶短兵和弓箭。步兵分為兩隊,一隊攜帶火銃隨騎兵前進,另一隊負責保護輜重緩行。向導哈剌章(蒙古降將)指出北元主營位置,藍玉據此調整進軍路線,避開可能存在的巡邏隊伍。
子時前后,明軍先頭部隊抵達北元營地外圍。哨兵發現三處營火,判斷為敵軍哨站。藍玉下令停止前進,派斥候摸清哨兵布防。兩刻鐘后斥候回報,北元營地僅東南角設有警戒,其余方向無人值守。藍玉立即調整部署:唐勝宗率五千騎兵繞至西側,郭英領三千步卒堵住北面退路,自率主力從東面突入。
寅時三刻,東方地平線泛起魚肚白,草原上的薄霧尚未散去。北元營地東南角的牧民已開始活動,他們解開馬匹的絆繩,準備晨間的放牧。此時明軍各部已完成合圍,距離敵營不足百步。藍玉立于一處矮坡觀察,確認敵軍仍未察覺,遂向身旁旗手點頭示意。三面猩紅旗幟同時豎起,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唐勝宗部五千輕騎兵率先發動突擊。戰馬卸去鈴鐺,蹄聲被潮濕的草地吸收。西側外圍的十二頂牛皮帳篷被鐵騎瞬間踏平,熟睡中的北元士兵被倒塌的帳幕驚醒。一名百夫長赤裸上身沖出,手中僅握切肉短刀,當即被明軍長矛貫穿。部分蒙古武士抓起弓箭還擊,但多數人尚未找到甲胄,皮甲絆帶還纏在手臂上就被騎兵沖散。
郭英部在北面遭遇的抵抗較為激烈。三十余名蒙古親衛依托三輛輜重車組成防線,車板縫隙間伸出角弓。首輪齊射造成明軍七人落馬,其中一支重箭穿透郭英左肩的鎧甲襯里。明軍火銃隊立即還擊,彈丸擊碎車板木屑飛濺。第二輪射擊后,車陣內傳出慘叫,一名蒙古貴族試圖騎馬突圍,被火銃集火打下馬背。殘余的十五人持彎刀發起決死沖鋒,盡數倒在步兵的長槍陣前。
核心營地的戰斗最為慘烈。北元太尉買的里八剌僅著半身鎖子甲,持一柄雙手彎刀組織防御。他命親兵將二十輛勒勒車首尾相連,形成環形車陣。明軍前鋒三次沖鋒均被箭雨逼退,折損四十余騎。藍玉見狀調來預備隊,兩千重騎兵分兩翼包抄。右翼騎兵用套索拉倒車陣西北角的三輛車,左翼趁機突入。買的里八剌親率三十名精銳反沖鋒,其彎刀連斬多名明軍,明軍長槍手結成五排槍陣逐步推進,買的里八剌右腿中箭跪地,仍揮刀砍斷兩支槍頭,最終被長矛刺中胸腹。
混戰中,蒙古親衛的尸體與車陣殘骸混雜。明軍清理戰場時,在買的里八剌尸體旁發現金印,證實其為北元最高軍事統帥。此戰持續約一個時辰,明軍以傷亡三百余人的代價,殲滅北元核心衛隊七百二十人。
天剛放亮時,明軍已控制大半個營地。北元士卒潰散,部分貴族試圖騎馬突圍,遭郭英部攔截。脫古思帖木兒的金頂大帳被唐勝宗部包圍,帳內空無一人,僅余來不及帶走的印信。藍玉審問俘虜得知,北元君主在半個時辰前率數十騎向西北逃遁。
隨著核心營地被攻破,北元軍隊陷入全面潰敗。藍玉立即下令全軍展開追擊,命令唐勝宗率輕騎兵向西追擊脫古思帖木兒殘部,郭英負責肅清營地殘敵,自率主力向東掃蕩潰散的北元軍隊。
黎明時分的草原上,潰逃的北元士兵形成數十股散兵。明軍騎兵以百人為單位展開追擊,最遠追擊出三十余里。部分北元貴族試圖組織抵抗,在幾處高地臨時結陣,但很快被明軍分割包圍。其中一股約三百人的北元騎兵依托一處干涸河床堅守,明軍火銃手占據兩側高地射擊,騎兵從正面突擊,經過半個時辰激戰全殲敵軍。
營地內的戰斗仍在繼續。約兩千名北元士兵退守西北角的牲畜圍欄,利用木柵欄作掩護。郭英調來碗口銃轟擊,三輪炮擊后木柵欄倒塌,明軍步兵以盾牌為掩護推進。北元士兵最后的抵抗持續了不到兩刻鐘,除百余人投降外,其余盡數戰死。
正午時分,追擊部隊陸續返回。唐勝宗部追出六十余里,斬殺北元樞密院知院咬住以下二百余人,但因坐騎力竭未能追上脫古思帖木兒。藍玉下令停止追擊,全軍回師清理戰場。此役共繳獲金銀印信十五枚,輜重車輛七百余架,駱駝千余峰,戰馬兩萬余匹,俘虜北元皇室、官員及家屬三千余人。
戰后清點顯示,明軍陣亡八百余人,傷兩千余;北元方面戰死七千余人,被俘近萬。藍玉命人將重要俘虜單獨關押,普通士卒則分批看管。次日,明軍焚毀無法帶走的輜重,押解俘虜啟程南返。捕魚兒海之戰徹底摧毀了北元統治中樞,脫古思帖木兒后遭部將也速迭兒弒殺,殘余勢力此后陷入長期內斗,再無力組織大規模南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