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關內侯張華,前與故太傅羊祜共創大計,遂典掌軍事,部分諸方,算定權略,運籌決勝,有謀謨之勛。卿才綜萬代,博識無倫,遠冠羲皇,近次夫子。”——司馬炎
張華,字茂先,范陽郡方城縣(今河北省固安縣)人。張華學識淵博,聰明練達,晉武帝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后,提拔張華為黃門侍郎,并冊封關內侯,由于張華能力突出,深受司馬炎的重用,后被拜為中書令,主持全國政事。
咸寧五年(279年),司馬炎有意伐吳,以統一天下,當時西晉朝堂百官大多不贊成攻打東吳,張華則強烈支持司馬炎伐吳戰略,并擔任度支(戶部)尚書,專門為伐吳大軍準備糧草輜重,由此司馬炎更加堅定了伐吳之志。太康元年(280年),晉軍攻滅東吳,結束三國亂世,天下重歸一統,張華也被晉封廣武縣侯。
永熙元年(290年),晉惠帝司馬衷即位,任命張華為太子少傅,當時大權操于外戚楊駿之手,張華并不受重用。而后,西晉朝廷又經歷了楊駿之亂、楚王司馬瑋之亂,直到元康元年(291年)三月,皇后賈南風消滅所有政敵,奪取西晉最高權力,西晉王朝進入賈南風專政時代。
賈南風自知沒有能力和精力處理軍國大事,遂拜張華為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中書監,與賈謐共同輔助朝政。張華與賈謐皆當世大才,在二人的輔弼下,雖然當時賈南風兇狠殘暴,但朝局仍舊維持著基本的穩定,在張華的運籌帷幄之下,西晉還平定了規模浩大的齊萬年之亂。難能可貴的是,賈南風還很敬重張華,對張華的意見建議基本上照單全收,也不干預具體的行政事務,張華得以肆意揮灑自己的才能。
史載:“數年之間,天下粗安,皆華之功也。”
元康九年(299年),賈南風欲廢黜太子司馬遹,張華堅決不贊成,并苦苦勸諫賈南風,這一次賈南風沒有聽取張華的意見,力排眾議廢黜了太子司馬遹,并派人毒死了太子司馬遹。賈南風此舉徹底激怒了西晉宗室諸王,不久后,趙王司馬倫以此為借口發動政變,賈南風被殺,司馬倫奪取西晉最高權力。
由于此前張華得罪過司馬倫,如今司馬倫掌權,便開始反攻倒算。永康元年(300年)四月,司馬倫以晉惠帝司馬衷的名義召張華入宮,張華明知此行兇多吉少,但也不得不去。張華到宮中后,便被司馬倫的武士控制,司馬倫以張華勾結賈南風廢殺太子的名義處死了張華,又夷滅其三族,朝野聞之,莫不悲痛。唐人韓瑗就嘆息張華被殺道:
“昔微子去之而殷國以亡,張華不死而綱紀不亂,國之欲謝,善人其衰。”
張華死后,西晉朝堂上再也沒有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忠心國事,有的只是一群為了權力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他們將西晉王朝乃至整個華夏推向了災難的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