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農民收到0.79元耕地補貼的短信截圖刷屏了!
這年頭,連瓶礦泉水都買不到的錢,居然是“中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更魔幻的是,保山市隆陽區政府官網上,今年補貼標準查無此項,審計署剛曝光的46億惠農補貼亂象還在熱搜上掛著——這出“幾分錢補貼”的荒誕劇,撕開了多少基層治理的遮羞布?
先看這0.79元的“天價補貼”。短信顯示發放地是云南保山隆陽區,補貼名目是“中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可翻遍區政府官網,今年補貼標準文件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只有份省級政策解讀說“縣域內統一標準,由縣級根據資金規模和面積確定”。
問題來了:這0.79元是咋算出來的?是按“每畝補貼0.000001元”算的?還是系統出錯把小數點放錯了位置?更諷刺的是,有農民吐槽:“這錢夠干啥?連短信費都賺不回來!”
再瞅瞅審計署的報告,那叫一個觸目驚心。
20省查出46億問題資金:16省175縣截留挪用41億,拿去還政府債務、發工資;16省104縣騙補4.78億,農機購置領域成重災區;3235名基層干部虛報冒領2300萬,甘肅某財政所所長偽造80多戶信息,400萬補貼全進了賭場!這哪是惠農補貼?分明成了某些人的“提款機”!
說回云南這0.79元,表面看可能是系統bug或計算失誤,但往深了挖,暴露的是整個補貼鏈條的漏洞。審計報告里說的“審核不嚴”“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在這0.79元里都能找到影子。
比如補貼面積怎么核定的?農民身份信息誰在把關?資金發放有沒有第三方監督?要是每個環節都像篩子一樣漏風,0.79元可能是冰山一角,背后指不定還有多少“消失的補貼”呢!
最氣人的是基層干部的膽大妄為。甘肅那位財政所所長,80多戶農民信息說編就編,400萬補貼說拿就拿,這哪是干部?分明是土匪!更可氣的是,這種事還不是個例。審計查出3235名基層干部虛報冒領,平均每人“撈”7000多塊。
這些錢對干部可能只是頓飯錢,對農民可是救命錢!有的老人指著補貼買藥,有的家庭靠補貼交學費,錢被截留了,他們怎么辦?
有人可能會說:“0.79元太少,不值得較真?!卞e!大錯特錯!惠農補貼是國家給農民的“定心丸”,一分一厘都關乎民生。今天能發0.79元,明天就可能發0.079元;今天能截留41億,明天就敢截留410億!這種“雁過拔毛”的腐敗,啃食的是農民的獲得感,動搖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就像網友說的:“補貼發成笑話,農民的心就涼了?!?/p>
那咋辦?得動真格的!
首先,補貼標準必須透明。別整那些“縣域內統一標準”的模糊說法,具體到每畝補多少、怎么算,都得白紙黑字寫清楚,官網公示,讓農民看得明白、算得清楚。
其次,審核流程必須嚴格。農民身份、耕地面積、補貼金額,得有第三方機構核實,不能光靠村干部一張嘴。
最后,監督問責必須到位。對截留挪用、虛報冒領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該撤職撤職,該坐牢坐牢,讓貪腐者付出代價!
0.79元補貼,像面鏡子,照出了基層治理的短板;也像把刀,戳中了農民的痛點?;蒉r政策不能只寫在文件里,更要落到農民口袋里。別讓“中央補貼”變成“地方笑話”,別讓農民的期待變成失望。
這事兒,你怎么看?評論區聊聊,咱們一起把聲音傳上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