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受寒也沒受傷,皮膚卻越來越緊繃僵硬,連穿衣都費勁”“參加社交活動時緊張到手僵硬,動作笨拙得像機器人”……這些逐漸加重的身體變化,讓不少患者陷入恐慌,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罕見的皮膚疾病。然而,當輾轉求醫后,診斷結果往往是“硬皮病”,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實,真正在背后“搞破壞”的,除了免疫系統的異常,還有我們時常忽視的寒濕瘀阻。
寒濕瘀阻如何引發皮膚的“僵硬反應”?
從中醫角度來看,寒濕瘀阻會阻礙氣血運行。當寒濕內生,脾腎陽虛時,氣血無法順暢到達皮膚,導致皮膚失去溫煦和滋養,逐漸變得僵硬。同時,瘀血也會在皮膚內形成障礙,進一步加重纖維化。寒濕瘀阻不僅影響皮膚,還會累及內臟,引發關節冷痛、畏寒乏力等癥狀。
不同人群的硬皮病“困境”
職場女性趙女士對此深有體會。作為公司骨干,她長期加班,飲食不規律,身體逐漸出現皮膚僵硬的癥狀。起初她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的皮膚干燥,直到皮膚緊繃影響到日常活動,才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硬皮病。她嘗試了多種外用藥物,但效果不佳,還出現了皮膚干燥、瘙癢的副作用。經過中醫辨證,發現是寒濕瘀阻作祟,通過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調理,癥狀逐漸改善。
退休老人王先生也面臨著類似的困擾。他退休后喜歡戶外活動,但近年來皮膚逐漸變硬,關節活動受限。起初他以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直到穿衣困難、手指僵硬影響生活,才就醫檢查,被診斷為硬皮病。通過中醫調理,他的皮膚逐漸變軟,關節活動度增加,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