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劉鄧挺進大別山,實行戰略進攻,緩解山東與陜北的軍事壓力。
劉鄧大軍麾下將領大多數都是鄂豫皖出身的紅四方面軍,能重返家鄉作戰,他們很激動。中央對劉鄧挺進大別山給予很大的支持,抽調其他戰區的將領加強軍事領導。如晉察冀軍區鄭維山等。
鄭維山是四方面出身,抗戰時期在晉察冀任職,解放戰爭時期調任張家口衛戍區司令員。當1946年,張家口保衛戰失利后,部隊撤出來,鄭維山調任察哈爾軍區司令員。
在軍區的職務不算低,屬于縱隊級別。
晉察冀軍區曾兩度組建野戰軍,第一次組建第一、第二野戰軍,聶老總和肖克分別擔任。后來撤銷,再次組建野戰軍打張家口保衛戰,肖克擔任司令,后再次撤銷。鄭維山并不在野戰縱隊里,而是作為地方軍區負責轄區工作。
晉察冀在野戰軍負責方面落后于其他戰區,一開始也是兵強馬壯,可國共停戰協定后,響應精簡部隊號召,主力部隊縮編為3個縱隊,加上晉冀魯豫軍區1縱,也就4個縱隊。將其他野戰軍編入地方部隊,老弱病殘復員轉業,實際上大大削減了晉察冀的戰斗力。
在多次作戰中,雖然也取得一些勝利,但沒有從態勢上改觀。1946年底1縱歸建劉鄧麾下,野戰縱隊只有2縱、3縱、4縱,而且每個縱隊只有2個旅。
這時候,中央工委到晉察冀指導工作,在軍事上要求重新重來野戰軍,需要機動作戰消滅敵人力量。過去都是以二級軍區為主,每個軍區只負責自己轄區工作,敵人跑了,也就沒有事了,不能有效殲滅敵人。
晉察冀軍區不缺政工將領,最缺軍事干部,楊得志、曾思玉都是1縱首長,本來要歸建都被挽留下來,加強縱隊領導。
當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鄭維山接到中央命令南下加入劉鄧部隊作戰,對他來說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闊別家鄉十幾年,如今終于可以為解放家鄉而奮戰。可聶老總需要干部,鄭維山能打仗,軍區也在醞釀野戰軍領導名單,縱隊可以空出位置給他。
因為聶老總不在軍區,委托朱老總挽留,一開始鄭維山是堅持要南下。第一他要回家鄉打仗;第二那里有很多仗可打,可以到野戰縱隊任職。
老總讓他考慮一下,幾天后再次跟他談話,依然堅持南下。鄭維山底氣是中央要調他南下,而非自己,僅憑這一點朱老總、聶老總就不容易留住人家。現在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來做思想工作,讓他主動放棄南下留下來,另一方面也需要給人家一個合適的職務;再然后就是給中央建議改動南下命令。
在老總多次思想工作下,鄭維山才算改變想法,留下來打仗。
當時,野戰軍成立楊得志擔任司令,羅瑞卿擔任政委,又把楊成武提拔為第二政委,這樣三個縱隊,空出兩位縱隊司令,鄭維山調任3縱司令,曾思玉調任四縱司令,陳正湘擔任2縱司令。
等于說被聶老總挽留下的三位軍事干部,楊得志擔任野戰軍司令,其他兩位擔任縱隊司令,開始在華北戰場上機動作戰。
部隊一邊打仗一邊擴編,將一個縱隊擴編為三個旅,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打保北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取得一次次勝利,華北的局勢也逐漸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