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亞地區雨季提早到來,多地普降暴雨。據《界面新聞》等媒體報道,自6月26日進入雨季以來,暴雨襲擊了巴基斯坦全國,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然而與此同時,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開閘泄洪行為,更是讓巴基斯坦的局勢雪上加霜。
新華網等媒體稱據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6月29日發表的聲明,暴雨導致的死亡人數已增至45人,受傷人數升至68人,傷亡總人數已超百人。大多數傷亡是由屋頂坍塌和洪水沖毀房屋或橋梁造成的。官方統計顯示,全國范圍內有89棟房屋損毀,55頭牲畜死亡。
此外,已有135人在救援行動中獲救,其中包括因山洪暴發而受困的人員。救援隊和當地志愿者正在向受災民眾分發蚊帳、毛毯、床墊、帳篷和食品等物資 。
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還發布了惡劣天氣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大范圍降雨和雷暴天氣仍將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各省級災害管理部門和地區行政部門已采取預防措施,并啟動應急計劃,以盡可能減少損失。然而,就在巴基斯坦全力應對洪災之際,印度的舉動卻讓局勢變得更加復雜。
據《環球網》報道,由于地區強降雨導致水位上漲,位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雷阿西地區杰納布河上的薩拉爾大壩的多個泄洪閘門已打開。雖然印度當地官員表示,開閘泄洪是為了防止未來發生更嚴重的水患,并提醒當地人近期不要靠近河流,但這一行為正值地緣政治局勢敏感之際,難免引發外界猜測。
事實上,這并非印度首次在印巴關系緊張時采取此類行動。今年4、5月份,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印度人的恐怖襲擊”,印巴兩國爆發軍事沖突。
此后,印度方面在絕大多數時間都中斷了繼續履行《印度河用水條約》。在沖突期間,印度多次單方面蓄水或泄洪,將南亞地區的季風季節變成了“政治武器”。
4月27日,巴方指責印度在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杰赫勒姆河上游開閘泄洪,導致下游巴方多地水位急劇上升,甚至引發洪水,巴方稱這是在蓄意實施“針對供水系統的恐怖主義”。
5月6日,印度又先后關閉了建于杰納布河上游地區的巴格利哈爾及薩拉爾兩座水電站大壩的所有閘門,完全切斷對巴基斯坦的供水,以報復印控克什米爾發生的致命襲擊。直到8日下午,印度巴格利哈爾水電站才重新開閘,薩拉爾水電站大壩的三座閘門也相繼打開 。
其實印巴之間的水資源爭端由來已久。以印度河為例,它發源于我國岡底斯山岡仁波齊峰北坡,先后流經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和巴基斯坦,最終在巴基斯坦境內的本杰訥德注入阿拉伯海。
盡管巴基斯坦占據印度河流域的大部分,全國70%的農業灌溉、60%的飲用水全靠印度河支撐,但卻位于下游的被動位置。印度則掌控著印度河上游的關鍵位置,擁有對河水的控制權。
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促成下,印巴雙方簽訂了《印度河用水條約》。根據該條約,東部河流拉維河、比斯河和薩特累季河的水域被分配給印度,而西部河流印度河、杰赫勒姆河和杰納布河則被分配給巴基斯坦。
然而,多年來,印度利用該條約開發了杰納布河上的薩拉爾和巴格利哈爾大壩等水電項目,在水資源管理和利用方面與巴基斯坦產生了巨大分歧。
今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帕哈爾加姆鎮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造成印度方面20多人喪生。莫迪政府宣布一系列針對措施,包括決定暫停執行《印度河用水條約》,關閉4座水電站大壩的閘門。
隨后,印度在未發出預警的情況下于4月26日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烏里大壩放水,導致杰赫勒姆河水位突然上漲,使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陷入混亂。從5月初開始,印度又多次以清淤、泄洪等理由不定期開放和關閉大壩部分閘門 。
巴基斯坦方面于今年5月22日通過決議譴責印度試圖暫停履行條約的行為,稱其違反了國際協議并對地區穩定構成威脅。決議敦促巴基斯坦采取外交和法律措施反擊印度的挑釁行為。盡管印巴雙方于5月10日達成停火協議,但兩國關系仍未緩和,邊境附近多次擦槍走火,互相延長關閉領空時間,而關鍵的《印度河用水條約》至今依然處于停擺狀態 。
此次印度在巴基斯坦洪災期間開閘泄洪,無疑再次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印度掌控著印度河上游,在水資源分配上占據絕對優勢,巴基斯坦則處于被動地位。印度的行為不僅對巴基斯坦的民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威脅,也破壞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對于巴基斯坦而言,如何應對印度的水資源“武器”,成為了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一方面,巴基斯坦需要加強自身的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應對洪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能力。
目前,中國企業正在巴基斯坦修建迪阿莫-巴沙大壩,該大壩預計2028年完工,蓄水量達到74億立方米,將大大提升巴基斯坦水資源的調控能力,裝機容量達到450萬千瓦,也能緩解巴方電力短缺的問題 。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還需通過外交途徑,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促使印度遵守《印度河用水條約》,尊重巴基斯坦的水資源權益。然而,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此前曾放狠話,稱印度絕不會恢復履行《印度河用水條約》,還擬修運河改道水源,這無疑增加了問題解決的難度 。
從國際社會的角度看,印度此舉是無視條約、濫用水資源。國際社會有責任敦促印度尊重國際法和國際協議,通過和平談判解決與巴基斯坦的水資源爭端,避免因水資源問題引發更大的沖突。否則,印巴之間的緊張關系很可能進一步升級,給整個南亞地區帶來不穩定因素。
另外,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季風季節的降雨模式變得更加難以預測,洪澇災害的風險也在增加。印巴兩國作為南亞地區的重要國家,本應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共同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然而,現實卻是兩國在水資源問題上的矛盾不斷激化,這不僅損害了兩國人民的利益,也不利于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印巴之間能否在水資源問題上達成和解,避免因水引發的沖突,還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通過和平談判和合作解決爭端,才是實現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唯一途徑。否則,暴雨和洪水帶來的災難,可能不僅僅是自然的肆虐,還將是人為的悲劇。
消息來源:《界面新聞》6月30日報道《暴雨致巴基斯坦超100人傷亡之際,印度水壩開閘向下游泄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