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逼迫以色列和美國停火”后,伊朗全國范圍內迅速展開了大規模的慶祝活動,而在德黑蘭廣場的慶祝活動上,已經被以色列宣稱“斬首”的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司令伊斯梅爾-卡尼準將突然現身勝利集會現場,引發民眾的歡呼。
身材瘦削的卡尼身穿黑衣頭戴黑帽,在多名保鏢的拱衛下,微笑著和在場伊朗民眾進行合影,這一情況打臉了以色列公開宣稱的暗殺戰果,戳破了以色列的謊言。
而不僅是卡尼現身,另一名被以色列宣布清除的高官——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近期也突然“復活”,沙姆哈尼在近期突然在社交媒體用中、英、俄等五國語言發文:“即便核設施被炸成渣,游戲也沒結束!濃縮鈾材料、本土技術、政治意志全都在線,驚喜還在后頭!”
在6月13日以色列不宣而戰,發動對伊朗的猛烈空襲后,西方媒體稱包括沙姆哈尼在內的20名伊朗高官被“斬首”,其中包括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與 “圣城旅”司令卡尼。
如今,兩名伊朗高官突然之間有了動向,這恐怕是對以色列的一種嘲諷,告訴以色列,停火之后,更精彩的還在后頭。
也意味著,以色列此前宣布的20多名伊朗高官被斬首,存在數據夸大與誤判,其誤判可能因伊朗故布疑陣或內部信息管控所致。這顯示戰爭“迷霧”下雙方認知戰存在明顯誤差。甚至不排除依然有部分曾經被列入“已被斬首”的高官,至今仍然活著。
伊朗如今讓兩位軍方高層的“復活”,意在對以色列形成心理震懾與挫敗感,也能從中看出,以色列在面對伊朗反擊時,顯得準備不足與力不從心的部分原因。
畢竟,伊朗對于以色列所宣布的“團滅”情況再第一時間并沒有否認,而是選擇將計就計,這樣也能更好的保護這些高官,鏟除內鬼,并且對以色列展開了猝不及防的反擊。
在以色列認為伊朗軍方高層團滅,戰斗力大大削弱情況下,不會太快展開反擊,以色列防空系統明顯是有點松懈了,甚至彈藥準備也不太充分,哪知道伊朗方面很快反應過來,并快速組織了反擊,20多輪飽和式的導彈打擊,對特拉維夫與海法等城市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這背后或源于部分伊朗軍方高層躲過一劫,立刻組織軍力進行了反擊。
尤其是卡尼率領的“圣城旅”,是伊朗革命衛隊的精銳。作為蘇萊曼尼的接班人,卡尼在伊朗影響力很大,以色列方面認為卡尼之死是對伊朗海外軍事行動的重創,“無疑將讓以色列更加安全”。
回過頭來看,伊朗的反擊又快又猛。這意味著,以色列情報網雖然強大,但是百密一疏,要么是以色列制造虛假戰果,要么行動漏網存在信息誤判,伊朗方面卻并沒有對以色列的宣傳進行反擊,這說明伊朗方面對以色列的防備其實遠超以色列預料之外。
從這兩位復活的高官來看,都是來頭不小。
沙姆哈尼:中東破冰人,愿用銷毀核武換美取消制裁,并保留現在伊朗政權
先看沙姆哈尼,1989年兩伊戰爭后,伊朗海軍被美軍打殘,哈梅內伊點名沙姆哈尼當司令。他靠買快艇、反艦導彈,硬是重建波斯灣防線,推動武器國產化,后來又成了安全委員會掌門,統領伊朗外交、國防、核政策,直接向哈梅內伊匯報。
2023年率團在北京與沙特秘密談判,三國聯合聲明恢復外交,被稱“中東破冰人”。
沙姆哈尼對美國的態度是比較復雜的,他曾多次強調,伊朗40多年的經濟困難,根源是美國制裁。今年5月,沙姆哈尼公開向美媒喊話:伊朗愿意承諾永不造核武、銷毀高濃縮鈾、接受國際監督。但條件是美國必須立刻解除所有對伊制裁。
曾經美國想用制裁逼伊朗政權屈服,甚至“換個聽話的政府”。他放狠話:“只要美國這么干,伊朗永不談判!”
如今以伊雙方停火之后,美國宣稱伊朗核設施被摧毀,如今特朗普對解除伊朗的制裁也釋放了積極的信號,目前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中國現在可以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了,希望他們也能從美國大量購買,我很榮幸能促成此事!”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伊朗試圖擁有核武器,長期以來遭受著美國的全面制裁,其中就包括石油出口禁運,如今特朗普堅稱伊朗核設施已經被美軍摧毀,那么美國就沒有理由繼續制裁伊朗,特朗普的這番表態,其實也是在暗示這一決定。
而此前特朗普第一時間就否定了以色列暗殺哈梅內伊的決定,如今伊朗政權也沒有被顛覆,制裁也有望解除,全部符合沙姆哈尼曾經的訴求,不排除是否有沙姆哈尼在其中的作用。
再看“復活”后的卡尼。
而作為被美軍暗殺的蘇萊曼尼的繼任者,卡尼向來謹慎低調,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或許是這種謹慎的性格保護了他,被以色列視為眼中刺的卡尼卻躲過一劫。
如今,卡尼依舊在極力維持著“抵抗之弧”,在他的指揮和支持下,也門胡塞武裝和美國、以色列打得有來有回,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伊朗面臨的壓力。伊拉克的什葉派武裝也依舊和伊朗關系緊密,以色列方面透露,卡尼還積極支援哈馬斯和真主黨武裝,希望盡快恢復兩者的實力,繼續維持對以色列的“圍堵”。
如今沖突結束后又公開露面,這顯然也是對以色列方面的嘲諷與對內塔尼亞胡放狠話的一種回應。
在伊朗慶祝勝利的同時,內塔尼亞胡也宣告了以色列的勝利,稱此次軍事打擊已經根除伊朗核計劃。但內塔尼亞胡卻同時也放出狠話:“若有人試圖重啟核計劃,以方將以同等力度采取行動,伊朗不會擁有核武器。”
以色列暗示,只要伊朗繼續發展核計劃,還會進行類似的軍事打擊。因此,伊朗慶祝集會上,讓如此難纏的卡尼現身,也是對以色列的一種回應與心理震懾,如果以色列再犯,伊朗方面也早已做好準備。
因此,雖然伊朗和以色列本輪沖突告一段落,但這兩位伊朗軍方高層的“復活”,也是對以色列的一種心理威懾戰術,讓其不敢輕舉妄動,為后續不對稱反擊預留空間,伊朗借此向國內民眾展示“領導層生存能力”,對沖核設施被毀、將領陣亡的失敗敘事,維系政權凝聚力,雙方的明爭暗斗還將持續,之后伊朗的局勢走向可能還要更復雜。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