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惡性腫瘤,多數患者經過手術和碘131治療后,可以達到治愈或長期生存。但是,甲狀腺癌也有可能復發,復發的風險因人而異,與腫瘤的類型、分期、分子特征等因素有關。因此,甲狀腺癌患者需要定期進行隨訪,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甲狀腺癌術后患者該如何隨訪?
通常建議甲狀腺癌患者在手術后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應該分別到醫院進行復查一次。
重點觀察:
1、病灶情況:甲狀腺癌全切術后有無局部殘留、復發或遠處轉移?有無淋巴結轉移?半切后對側有無再長結節!
2、甲狀腺癌全切術后的病人需要注意一個甲狀腺球蛋白指標,理論上講全切除術后是檢測不到甲狀腺球蛋白的,尤其是做了碘131的患者,如果在復查的過程當中甲狀腺球蛋白指標進行性升高,那么就要注意甲狀腺癌是否復發。
3、甲狀腺髓樣癌患者術后注意降鈣素指標、腫瘤標志物(CEA)指標。如果這兩個指標進行性升高,要注意癌癥轉移或者腫瘤復發的風險。
4、甲狀腺癌患者術后TSH 的抑制是否達到目標要求?
隨訪后發現的結節是復發嗎?
如果在隨訪中發現新出現的甲狀腺結節,首先要保持冷靜,并及時與主管醫生溝通。新出現的甲狀腺結節并不一定意味著復發或轉移,也有可能是良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因此,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需要對新出現的甲狀腺結節進行充分和準確地評估和診斷。
對于新發現結節,該怎么處理?
1、如果新出現的甲狀腺結節被診斷為良性,可以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切除。
2、如果新出現的甲狀腺結節被診斷為甲狀腺癌或其轉移灶,并且具有攝碘能力,可以選擇碘131治療或手術切除。
3、如果新出現的甲狀腺結節被診斷為甲狀腺癌或其轉移灶,并且不具有攝碘能力,可以選擇手術或靶向免疫等綜合治療,根據個體情況和醫生建議決定。
總之,在還沒有確定新的結節的來源,需要對新出現的甲狀腺結節進行充分和準確地評估和診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