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行業的激烈競爭中,浙商銀行曾經憑借傲人的業績和龐大的資產規模,穩坐“浙系一哥”的寶座。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浙商銀行卻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多項關鍵指標下滑,違規罰單不斷,“浙系一哥”的地位岌岌可危。
4月29日,浙商銀行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71.05億元,同比減少13.02億元,下降幅度達7.07% ,這一數據令人咋舌。盡管歸母凈利潤實現了微增,達到59.49億元,同比增長0.61%,但相較于營業收入的大幅下滑,這點增長顯得微不足道。非利息凈收入方面,更是慘不忍睹,同比減少14.65億元,下降22.23%,占營業收入比降至29.96%,同比下降5.84個百分點。投資收益也不容樂觀,一季度實現投資收益32.02億元,同比下降18.11%;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2.94億元,同比下降13.15%。
回顧浙商銀行近幾年的業績,下滑趨勢愈發明顯。2024年,該行營業收入增速僅為6.19%,歸母凈利潤增速為0.92%,均創四年來新低。而在2021 - 2023年,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75%、7.67%、10.50%,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14.19%、12.14%、4.29%。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浙商銀行的發展步伐逐漸放緩,盈利能力不斷下降。
除了業績下滑,浙商銀行的資產質量也亮起了紅燈。截至2025年3月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259.5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61億元;雖然不良貸款率1.38%較上年末持平,但撥備覆蓋率卻降至171.21%,比上年末下降7.46個百分點,與202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208.13%的平均撥備覆蓋率相比,差距明顯。
在資本充足率方面,浙商銀行同樣表現不佳。2025年一季度,資本充足率為12.18%,比上年末下降0.43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9.60%,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38%,與上年末持平。與202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15.28%、一級資本充足率12.1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70%的平均水平相比,浙商銀行的這三項指標均低于行業平均,也低于自身去年同期水平,這無疑反映出其資本實力的相對薄弱,在應對風險和業務拓展時可能面臨更多挑戰。
在浙江銀行界的“浙系三杰”——浙商銀行、杭州銀行和寧波銀行的長期“PK”中,浙商銀行曾經憑借多項指標的優勢占據上風,穩坐“浙系一哥”的位置。然而,如今的局勢卻發生了逆轉。2025年一季度,浙商銀行在多個關鍵財務指標上被杭州銀行和寧波銀行趕超。
從資產規模和增速來看,浙商銀行雖資產總額達34431.17億元,但增速僅3.54%,在三家銀行中墊底。杭州銀行資產總額達22222.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20%;寧波銀行資產總額33960.35億元,較年初增長8.67%。細分到存款和貸款增速,浙商銀行同樣表現不佳。一季度,其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增長1.81%,吸收存款增長4.37%,而杭州銀行貸款總額增長6.15%,存款總額增長5.99%;寧波銀行貸款及墊款增長11.12%,客戶存款增長18.86%,浙商銀行在存款、貸款增速方面均排名倒數第一。
營業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方面,浙商銀行更是慘不忍睹。一季度,杭州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2%,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7.30%;寧波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63%,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76%。而浙商銀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07%,是三家銀行中唯一負增長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僅0.61%,同樣排名墊底。
資產質量上,浙商銀行也處于劣勢。截至3月末,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0.76%,撥備覆蓋率530.07%,處于上市銀行中領先地位;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0.76%,撥備覆蓋率370.54%。相比之下,浙商銀行不良率1.38%最高,撥備覆蓋率171.21%最低 。
浙商銀行不僅在業績和資產質量上出現問題,合規經營方面也麻煩不斷。2025年一季度,該行一共收到13張罰單,被罰沒1913萬元,罰沒總金額在股份行中排名第三,單張罰單均額達212.56萬元,位列股份制銀行第一。其中,1月27日上海監管局開出的1680萬元巨額罰單尤為引人注目,指出其存在15項違規行為,同時被罰的還有浙商銀行上海分行的7名管理層。進入4月份以來,浙商銀行又收到10張罰單,被罰款213.5萬元。據統計,2025年1 - 4月,浙商銀行及其分支機構被罰總金額是2024年全年的近兩倍,5月份又因違規被罰沒58.71萬元。如此頻繁的違規處罰,不僅損害了浙商銀行的聲譽,也反映出其內部管理存在嚴重漏洞。
面對重重困境,浙商銀行并非坐以待斃。在股東大會上,管理層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董事長陸建強強調“一張藍圖繪到底”,表示要堅持善本金融、智慧經營、人文浙銀的發展方向,謹防“一把手變成一霸手”的現象。首席風險官潘華楓表示,黨委班子未來會堅持低風險、均收益、持續穩健經營的長期主義戰略,繼續加大對存量風險的處置出清力度。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浙商銀行也有新動作,陸建強透露已與馬云對接,馬云希望浙商銀行成為中國第一家AI銀行。目前,浙商銀行在大風控體系和財富管理的數字化、AI化方面已有布局。
然而,這些策略能否帶領浙商銀行走出困境,還有待時間檢驗。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浙商銀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需要應對業績下滑、資產質量下降和合規風險等內部問題;另一方面,還要面對來自同行的激烈競爭。要想重拾“浙系一哥”的輝煌,浙商銀行必須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加強風險控制,提高盈利能力,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加速前行。否則,其在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將愈發岌岌可危,曾經的輝煌或許只能成為回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