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在臨床坐診中發現,許多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規范治療的同時,胰島功能仍在逐年下降。這讓不少人誤以為,只要血糖控制得住,胰島就“沒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胰島細胞的衰退是一個緩慢而隱秘的過程,常常在癥狀出現前就已悄然發生。
健康知識提示:胰島是人體調節血糖的核心器官,功能減弱后,容易導致糖尿病及并發癥發生。
最新來自《糖尿病與代謝》雜志的研究指出,維生素B1、B6與B12在維持胰島β細胞代謝活性中起著關鍵作用。尤其是維生素B1(硫胺素),可促進葡萄糖代謝,減輕高糖環境下胰島細胞的氧化應激。
醫生在門診中曾遇到一位52歲的初發糖尿病患者,他堅持服用降糖藥的同時,每晚補充復合維B三個月后,胰島功能測定顯示胰島素釋放曲線明顯改善。
這種變化并不是個例。一項在德國進行的隨機雙盲試驗中,糖尿病前期人群每日補充維生素B6與B12六個月后,空腹胰島素水平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指數下降超過18%。
維生素B族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廣泛參與能量代謝、神經傳導、細胞修復等關鍵生理過程。在醫生看來,它們就像是胰島細胞的“潤滑劑”,既能優化代謝,又能減輕細胞負擔。
尤其是當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時,維生素B12和葉酸能有效降低其濃度,減少血管內皮損傷,從而間接保護胰島微循環。
健康知識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被視為“胰島隱形殺手”,補充維生素B12或葉酸有助于維持其穩定水平。
在醫生的門診記錄中,一位患糖尿病8年的女士,長期忽視維生素B的攝入,導致神經系統并發癥加重,出現典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麻木、刺痛、感覺遲鈍。在補充維生素B12兩個月后,癥狀明顯緩解。
這讓醫生意識到:維生素B不僅是營養補充,更是糖尿病管理中的“輔助藥”。尤其在睡前服用,更有利于夜間神經修復與胰島放松。因為睡眠時人體代謝放緩,補充維B可穩定神經電信號,強化夜間胰島素節律調控。
參考一項2023年中國內分泌學會的臨床隨訪數據顯示,維生素B族攝入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c水平平均高出0.5%,并發癥風險上升22%。這再次印證了維B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潛在價值。
但維生素B真的人人都該吃嗎?這就要看你的飲食習慣與個體代謝情況。醫生解釋,素食者、老年人、長期服用二甲雙胍者、高壓人群,都是維生素B缺乏的高風險人群。
特別是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因其影響維B12的吸收,需定期檢測血B12水平。醫生建議此類患者每年檢測一次血清維B12,并根據數值決定是否補充。
健康知識提示:維生素B族不具備儲存能力,需每日攝入,缺乏時可選擇“低劑量+長周期”方式補充。在門診中,醫生更傾向于推薦“天然+補劑”雙軌模式。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物、堅果、瘦肉、豆類、雞蛋等,應成為日常餐桌常客。
同時,對于存在胰島功能減退跡象的人群,如飯后血糖升高、空腹胰島素偏低、糖耐量異常等,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復合維生素B。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維生素B制劑都適合睡前服用。例如維生素B1刺激性較強,可能影響睡眠質量,建議選擇緩釋型復合維B或在晚飯后1小時服用。
醫生曾在健康講座上說過一句話:“不缺維B的胰島,就像潤滑良好的發動機,雖不顯眼,卻穩定持久地運轉。”
未來,隨著精準營養學的發展,或許醫生可以通過基因檢測、腸道菌群分析,為每個人制定專屬的“維B攝入方案”。而在這之前,我們最好的辦法,還是從現在開始,科學補充,合理搭配,為自己的胰島“加把油”。
你是否知道自己是否缺乏維生素B?你是否也在長期用藥卻忽視了微量營養素的補充?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歷,也許一個小改變,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大收獲。
參考文獻:
[1]中國內分泌學會.中國糖尿病維生素營養干預指南(2024年版)[Z].北京:科學出版社,2024.
- [2]Sánchez-RodríguezMA,etal.EffectofvitaminBsupplementationonglycemiccontrolandinsulinsensitivity:Asystematicreview.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2023,201:110736.
-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3,15(12):865-88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