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雨后的涼爽,前幾天我到杭鋼大運河公園溜達了一圈,看到之前被圍得“固若金湯”的路段有一片已然開始試通行,便毫不猶豫地進去打卡,因為多年前曾經來這里“打”過幾次鳥,隨著杭鋼搬遷以及公園的改造,很好奇里面這座馬嶺山的現狀,是否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白鷺過來棲息、筑巢和哺育幼鳥呢?
然而眼前的現實是有點讓人失望的,因為在前往山腳的過程中,連一只白鷺都沒見著。正好遇到一位建筑工人路過,就上前詢問,結果顯然易見,這里早就被鷺鳥們“拋棄”,已經“空蕩蕩”很多年嘍。
來都來了,看著有些隱蔽和濕滑的小路,我卻沒有上山的興致,掏出無人機航拍。不僅印象中的好多大鐵球和大鐵筒如今都各自只剩下一座,連一側的蓄水池好像也被放空,改建成了“神秘小樓”和一個四面高墻的特色庭院。參考地圖,并沒發現這些山頂建筑的詳細信息(大概是什么組織的活動中心)。
而這座蓄水池其實對于到這里拍過鳥的人來說肯定“意義非凡”,因為鳥巢多數搭在茂密的樹冠之中,當時為了拍到大白鷺漂亮的繁殖羽,只能選擇攀爬水池邊搖搖晃晃的鐵扶梯,記得我還登過頂,里面的水位基本跟水泥墻持平,且四周沒有護欄,還是很有點落水風險的。
以前每年四五六月,這里都會有百鳥紛飛的景觀可看,神奇的是雖然廠區里大車來來往往,它們也并不懼怕,按常理一路之隔的半山公園顯然要更安靜得多,不過大自然里的有些現象本就是無法用人類思維去解釋的。
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這樣的景致應該不會再有了,雖然看上去這座馬嶺山上的綠化面積仍然不少,相較之前變化不大。但個人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變得太干凈了”!哈哈,說實話,以前鳥多的時候,山上的樹木至少有一大半是白色的,都是鳥糞所致。
圖文原創: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所以有時候我們人類眼里的環境改造和優化,未必就跟其它動物的“標準”一樣,當杭鋼公園正變得越來越漂亮的時候,至少數以千計的白鷺、夜鷺、池鷺和牛背鷺已然悄悄搬了家,只是不知道它們最終去了哪里。相信杭州的愛鳥護鳥組織應該是一直在跟蹤和關注的吧,能悄悄告訴我一下它們的去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