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榕江連續(xù)幾天的暴雨,讓整個城市爆發(fā)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洪災(zāi)。
街道被淹沒,路上的汽車都被洪水沖走,損失嚴重。
商場被泥水倒灌,毀于一旦。
山洪將家園摧毀,很多村民看著住了幾十年的家成了廢墟,內(nèi)心的苦澀一言難盡。
有一個超市的老板,在這次洪水中損失慘重。
洪水來臨20分鐘,整個超市就被淹了,等抽了三天水,好不容易抽干了,第二波洪水又來了。
這次災(zāi)難,讓老板損失上千萬。
看著這些被水泡得變形的貨物,老板欲哭無淚。
周邊河流水位持續(xù)快速上漲,天災(zāi)之下,人人自危。
但,在這場災(zāi)難之中,有一個27歲的年輕母親,上演了一場教科書級別的自救。
2025年6月26日清晨,27歲的女子趙湯圓(化名)接到一個電話,告訴她地下車庫很有可能會被淹沒,叫她趕緊下來挪車。
但彼時,她正在家中照看兩個孩子,根本走不開。
終于等到兩個多小時后,有人來幫她照看孩子,她這才有時間下去挪車。
她住的地方靠近江邊,等她下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江邊水位已經(jīng)明顯上漲了。
此時還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趙湯圓來到地下車庫,想要將車開出車庫。
但好巧不巧,正當她開到地庫門口的時候,洪水涌了過來。
彼時車身一半在平地,一半在地庫下坡,這讓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洪水還在持續(xù)倒灌進地庫,又急又快,沿著車子的縫隙嘩嘩地往車里沖。
此時的她意識到一個問題:
要是現(xiàn)在貿(mào)然沖出去,以自己76斤的體重,不到一分鐘就會被湍急的洪水沖走,這就等于自斷生路了。
怎么辦?那就留在車里等待救援嗎?
好像也不現(xiàn)實。
她觀察了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看到不遠處有一個報刊亭,剎那間靈光一現(xiàn)。
她迅速猛打方向盤,看準時機和方向,一腳油門,車屁股撞向收費亭。
她打開車窗,從車窗爬了上去,徒手爬到收費亭頂部。
但收費亭也不能是個長久的容身之所,水勢越來越大了,眼看著收費亭也要被淹沒。
她瞧見頂上有個消防管道,便用手牢牢抓住吊在上面。
果然,不到三分鐘,收費亭也被洪水沖垮了。
洪水幾乎要把地下車庫灌滿了,再等下去很快就會窒息。
于是,她叼著手機,朝著前方有光亮的地方游去。
她先游到墻邊,再順著墻邊游出去。
游出去之后,她再次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樹上肯定是不安全的,因為水隨時都有暴漲的可能。
接著她順著墻根,一直爬到了一個空調(diào)外機旁。
她沒有猶豫,馬上爬了上去,進入掛外機的房間。
這里看上去像一個酒店的二樓,她翻進了房間,因為太冷,加上爬了太久,她凍得渾身哆嗦,再不補充點熱量,根本沒有體力了。
于是她在房間里找到了一些吃的,還把自己的濕衣服換掉,裹上了酒店的棉被。
等身體徹底暖和起來了,她才翻窗出去,朝著自家小區(qū)的方向游,這里的水已經(jīng)漫過了越野車的車頂。
小區(qū)的單元門有一半被水沖走了。
她從門洞里游進了自家小區(qū),一直爬樓梯到14樓,終于到家。
而此時的家中,替她照看孩子的朋友焦急萬分。
她聯(lián)系上了救援隊,一直在找湯圓的身影,看到她平安回家,又驚又喜,忍不住熱淚盈眶。
從8點40出門,至平安到家,中間經(jīng)歷了一個多小時的生死時刻。
那是只要出一點點錯,都有可能喪生的危難時刻。
但所幸的是,她都挺過來了,用她冷靜的大腦,過人的身體素質(zhì),終于自救成功。
這一次洪災(zāi)中的自救,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劫后余生。
看著還在熟睡中的兩個寶貝,趙湯圓摟著孩子親了又親,死里逃生的經(jīng)歷,讓她更加懂得這一份幸福是如此的來之不易。
而看完她的整個自救過程,很多網(wǎng)友都表示由衷的佩服:
的確,不管是從心態(tài),還是從體力上來說,她的這一次自救過程,都堪稱教科書級別。
做決定的時候果斷冷靜,從始至終都秉持著生命至上的原則,每一處都能讓人震撼,讓人動容。
為什么今天我要花大篇幅來講述這個故事呢?
那是因為,這里面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普通人借鑒。
首先,我們都沒有開上帝視角,很多東西不可能實現(xiàn)或預(yù)測得到。
在整個事件被網(wǎng)上報道之后,也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聲音。
有網(wǎng)友表示質(zhì)疑:
認為在洪水還沒到車前的時候,她一腳油門就能把車開走逃生,偏偏要坐在車里看著水位一點點升高,耽誤了寶貴的求生時間。
而趙女士在車內(nèi)也拍了幾個視頻,她在里面很焦慮,完全不知道如何處理眼前這種情況。
于是,也有網(wǎng)友質(zhì)疑:
“正常人在這種危急關(guān)頭不該想著如何脫險嗎?怎么還有心情拍幾分鐘視頻?”
面對網(wǎng)上的質(zhì)疑,趙女士也出來解釋了:
第一:在家的時候洪水還沒有這么大,她根本想不到會在短短一瞬間猛漲;
第二:洪水是從兩邊街道同時涌上來的,根本走不了,只是當時的視頻沒有錄下來而已。
至于她在逃生過程中還不忘拍攝視頻這一點,趙女士也解釋了:
拍視頻主要是發(fā)給朋友匯報自己的位置以便獲得救援。
我看了她發(fā)的手機相冊內(nèi)容,都是兩三秒、五六秒的零碎片段,且內(nèi)容都是求救,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所以,請不要站在上帝視角要求身陷險境的人做到一切完美。
趙女士今年才27歲,在她此前的人生里,估計沒有經(jīng)歷過如此巨大的災(zāi)難。
她能夠做到勇敢自救,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網(wǎng)友們說她想要博流量,可是在危難之際,人都會有避害的本能,誰會拿自己的命來賭呢?
危難來臨之時,能夠沉著冷靜地應(yīng)對,就贏過了很多人。
其次,一定要學會一個生存的技能。
在這件事中,趙湯圓除了出色的心理素質(zhì)之外,最重要的是,她從小在江邊長大,水性很好,會游泳。
再加上她自幼在農(nóng)村長大,農(nóng)活干得多,體力好,既能爬得上去房頂,也有力氣吊在消防管道上。
如果換了一個不會游泳,體力不支的人,恐怕結(jié)局就是悲劇。
很多人之所以能在危難中自救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對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和外部環(huán)境,有著強大的自信。
還記得那個“海南亮哥”嗎?
一個不到10歲的小孩,獨自在海上漂流一天一夜,最終遇到了一條大船,成功獲救。
他從小在海邊長大,就算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他依然能沉著地漂在上面,不慌不忙地等待救援。
因為小時候經(jīng)歷了海面上的風浪,所以危險來臨之時,他才有如此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來應(yīng)對。
最后,在關(guān)鍵時刻一定要分清孰輕孰重。
一開始,趙湯圓并不知道洪水如此迅猛,所以,她一個人下去挪車。
沒想到,洪水來勢洶洶,讓她被困在了地庫的口子上。
之后她毅然決然地選擇棄車,因為她清醒地認識到:身外之物都是次要的,生命安全才最重要。
我想起了前幾年的鄭州大雨,有人被困車中,一群人拿著菜刀,將車頂砸開,成功將人從車里救了出來。
其中一個大哥堅定地說:車不要了,救人要緊!
這句鏗鏘有力的話,讓人記到至今。
在生命安全面前,一切都要讓道。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鋼筋水泥包圍的城市。
很多生存的技能,在高度文明的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漸漸地被人遺忘。
但事實上,這才是每一個人應(yīng)該要學會的生命安全課程。
趙女士的事例,已經(jīng)被全網(wǎng)熟知,各大官媒都報道了她的自救故事。
她的確給了我們普通人一次教科書級別的示范。
水災(zāi)無情,但人的力量,卻能從這一次無情的災(zāi)難中,迸發(fā)出一點點希望的光。
愿山河無恙,也愿那些失去家園的人們,早日恢復(fù)昔日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