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藥品“掃碼結算”制度全面實施,全國范圍內的藥店和醫療機構買賣所有藥品都須掃藥品追溯碼,不掃碼無法進行醫保結算。
國家醫保局提醒,醫保購藥者只買包裝上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沒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追溯碼被撕掉或者損毀的藥,在結算藥款時須看售藥人員是否會掃所購藥品的追溯碼,并養成驗碼習慣,不要當回流藥的“接盤俠”。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對第一財經表示,全面落實藥品追溯碼醫保監管應用對藥品生產、流通、銷售全產業鏈有著長遠意義,追溯碼延伸至集采和醫保談判領域,2025年新進醫保目錄的藥品將承諾帶碼銷售,雖然會有短期成本上升的陣痛,但正規藥企和合規藥店今后將受益于追溯碼監管應用,消費者也能明明白白知道藥品生產流通的各環節,實現更安全地用藥。
每天500萬人次掃碼查驗藥品真偽
藥品追溯碼就是每盒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具有唯一性。一盒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掃碼銷售的記錄,若重復出現多次,就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
2024年4月以來,國家醫保局全力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應用工作,最新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16號,全國醫保信息平臺共歸集的追溯碼信息418.28億條,覆蓋了全部統籌區,接入的醫藥機構加起來是96.3萬家,占比已超過99%。現階段,每天約有500萬人次消費者通過藥品追溯碼查驗藥品真偽并主動維權。
日前,國家醫保局等三部門下發加強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的通知,2025年7月1日起執行“銷售掃碼即醫保結算”,2026年1月1日起實現全機構追溯碼覆蓋上傳。
“無碼不結算”標志著我國的藥品流通和醫保監管進入了追溯碼時代,這也將對民眾的求醫問藥行為產生直接影響。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對第一財經表示,對于購藥者來說,藥品追溯碼的采集應用一方面滿足了知情權,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等渠道查詢藥品生產、銷售路徑等信息。另一方面確保了用藥安全,若發現同一藥品追溯碼有異常結算記錄,就可能是假藥,可提醒消費者避免使用假冒偽劣藥品。
金春林認為,購藥流程新增掃碼驗碼環節,購藥者從被動消費變為主動監督,識別回流藥的能力也會提高,這些也會倒逼電商平臺承擔更多責任。
從今天起的這半年時間是制度過渡的“窗口期”,對定點醫藥機構此前已采購的無追溯碼藥品,列入“無碼庫”管理,暫可進行醫保結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都要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零售藥店要在顧客購藥小票上顯示藥品追溯碼信息。
國家醫保局提示,從現在到今年年底之前,參保人確實還有可能在藥店碰到一些合法合規的藥沒有追溯碼,但目前中國有七十萬家藥店,醫保定點藥店超過四十萬家,有追溯碼的醫保藥品品規不計其數,每年接近七百億盒的銷量,同樣功效的藥品往往有很多種,可優先購買有追溯碼的藥品。明年起,對沒有追溯碼的藥品,建議“敬而遠之”。
醫藥行業短期會有成本陣痛
國家醫保局在過去一年中密集推進藥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的全面落地是醫保數字化、精細化監管的關鍵政策,近期國家醫保局發布的醫保監管、定點醫藥機構管理以及創新藥、集采、藥品目錄等重要文件中都特別提及了藥品追溯碼的重要性。
國家醫保局近期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把定點醫療機構入口關,申請成為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應符合相關政策所要求的基本條件,并按規定使用藥品耗材追溯碼,實現“應采盡采、依碼結算、依碼支付”。同時要求省級醫藥集中采購平臺要應用藥品耗材追溯碼,實現“無碼不采”“無碼不付”。
7月1日上午發布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全面落實藥品追溯碼醫保監管應用。
金春林認為,“無碼不結算”對零售藥店和醫療機構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合規成本和生存紅線之間的平衡。追溯碼成為醫保定點資格的核心指標,要求醫藥機構必須建立覆蓋采購、驗收、銷售全鏈條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有效期預警、超量銷售攔截等功能,藥店的結算流程也會進行重構,先掃碼后結算會增加系統改造和掃碼設備投入的運營成本。
鄧勇表示,對藥店和醫療機構來說,需規范經營流程,在采購、驗收、銷售等環節嚴格掃碼,準確采集、核驗藥品追溯碼并上傳,可能要投入資金進行系統升級和掃碼設備更新,尤其是小型單體藥店和個體診所。藥品追溯碼將納入飛行檢查范圍,違規藥店將面臨重罰,甚至被吊銷醫保資格。
對藥企來講,要完成“一物一碼”的賦碼,大小包裝的映射,需要配合醫保部門建立追溯碼、醫保編碼和商品碼的三碼合一映射庫,此外還要做好數據賦能和風險的防范,主動向國家醫保平臺上傳數據。
鄧勇認為,藥品追溯碼有助于藥企打擊“回流藥”,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自身品牌商譽,因為“回流藥”會侵占正規藥品市場空間,損害藥企品牌形象。同時,也有利于維護藥企的利潤空間,增強企業研發創新動力,促進整個醫藥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將會終結回流藥這個黑洞,對于醫藥產業鏈的各方來說都是有利的,盡管暫時有成本上升的陣痛,但從長遠來看,能夠在藥品流通環節避免劣幣驅逐良幣,藥企可以借勢升級供應鏈數字化,以追溯碼為紐帶直接連接消費者。”金春林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