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縱深推進,低空經濟正從戰略藍圖加速轉化為產業實景,成為激活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2024年6月,《武漢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正式施行,九大舉措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落戶獎勵最高1000萬元、基建補貼達50%、航線運營按架次補貼……充分證明低空經濟領域大有可為!
在這股時代浪潮里,"九省通衢"的千年地標被重新定義,武漢這座城市正將增長的疆域拓展至云端——千米低空,正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新藍海”。如何把握國民經濟新增長引擎——低空經濟帶來的機遇,也許是許多人在思索的問題。而對于學生而言,想要吃到這波紅利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投身于此。
文華學院敏銳地把握機遇,以前瞻性布局和務實行動,打通了教育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通道。2023年12月,文華成立了湖北民辦高校中首個低空經濟創新發展研究院,下設智能飛行器與機器人系、數據科學與大數據系,并從今年起將智能飛行器技術、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3個本科專業及無人機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2個專科專業納入產業學院招生。
作為湖北民辦高校中的首選,文華學院以深厚的教學實力以及背靠華中科技大學早期傳承的底蘊,在湖北省民辦高校中獨樹一幟。
文華學院深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垂直領域人才逐漸失去競爭力,充分發揮跨學科優勢,集結機械、人工智能、物流管理等專業力量,共同破解產業一線的應用痛點,形成了“需求牽引-教育響應-成果轉化”的良性閉環,打造創新型復合人才。數智教育時代呼嘯而至,學校不僅大力夯實傳統專業,打造“浪尖”課程,同時把“人工智能方法”“數字化方法”作為重要的思想方法,植入通識課、必修課。將產業前沿情況代入課堂,通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合作模式具有高競爭力的”低空經濟人才“。
同時,文華學院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與產業生態,為學校嵌入了無可比擬的發展優勢。文華扎根于武漢經開區——“中國車谷”,這里正是武漢低空經濟版圖的核心引擎。6月19日,文華學院副校長龔發云教授率隊赴武漢云計算科技有限公司調研交流。近距離觀摩企業在數字基礎設施服務、數字經濟運營、數字經濟應用等領域的創新成果與應用。高校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武漢云將與文華學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符合市場規律的人才培養機制,在專業建設、項目研發、實習實訓、就業等領域形成可持續的合作生態。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動學校低空經濟與大數據產業學院的發展,開創低空經濟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成功實踐,文華學院為民辦高校在服務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中如何實現“錯位競爭”提供了生動范本。文華學院憑借靈活的機制,能夠比公辦高校更快響應產業的風云變幻,高效完成了低空經濟研究院從構想到落地的全過程。而對于投身于此的學生而言,依托經開區這片“政策試驗田”和企業深度參與從課程設計到項目指導的全鏈條,形成“畢業-就業”的“零磨合期”,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