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 通訊員 王少波 )6月27日,第四屆國醫大師、西安市中醫醫院楊震教授,攜六十余載臨床與學術積淀,走進“遼寧中醫藥大學百會大講堂”,并出席由中華中醫藥學會與遼寧中醫藥大學主辦的“大醫今承,譽滿杏林”學術傳承拜師儀式。
此次活動匯聚國醫大師丁櫻、全國名中醫米烈漢、連方等名醫大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遼寧中醫藥大學校長楊鶇祥,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肖景東、黨委書記呂靜、副院長劉寧等領導及全國第五批優秀中醫人才、遼寧中醫藥大學師生100余人,共襄中醫傳承盛舉。
學府講堂:氣機理論活化教學實踐
值此畢業季,楊震教授突破傳統專業講座模式,以學府課堂為創新陣地,將中醫哲學理論與教學場景深度融合。講座中,他立足“氣一元論”哲學淵源,系統闡釋“氣為宇宙本原、生命基石”的核心內涵,結合臨床典型案例,生動解析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與人體生理病理的關聯,及在辨證論治中的引領價值。
針對“氣一元論指導現代臨床創新”等青年學子關切的問題,楊震教授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講授深奧理論,現場互動熱烈,將國醫大師學術思想轉化為可感知、可踐行的教學范本。
拜師傳承:學府陣地筑牢學術根基
同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遼寧中醫藥大學承辦的學術傳承拜師儀式莊重舉行。師承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傳承活動的宗旨是“立足傳承,謀求發展,嚴選名師,精育高徒。”
經嚴格遴選與學會備案,楊震國醫大師新增的五位傳承弟子,在古樸典雅的禮儀中完成敬茶、遞帖、鞠躬等傳統儀式。楊震教授贈予弟子其著作時,以“勤求古訓、學為圣人”為師訓強調:“中醫傳承不僅是醫術的延續,更是醫德與文化的傳遞。希望弟子們以經典為基,以臨床為本,將中醫精髓發揚光大。”
隨后,中華中醫藥學會師承繼教部周艷杰主任現場解讀《學術傳承管理辦法與出師要求》,從政策依據到考核標準層層細化,為中醫傳承體系規范化建設提供政策指引。她指出,本次拜師活動,是弟子們向導師求學問道的開始,也是德業俱進的新起點,希望為提升臨床療效和中醫藥事業再譜新篇。
守正創新:中醫傳承賡續鮮活血脈
此次學術之旅,楊震教授以“傾囊相授”的赤誠之心,將其學術體系與院校教育深度融合。當杏林新苗在“無保留傳承”的沃土中成長,楊震國醫大師的“相火氣機學說”不僅將在臨床實踐中持續精進,更將通過“經驗共享-人才共育-創新共研”的模式,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理念,讓岐黃智慧在代際傳遞中煥發永恒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