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人頭攢動的中醫夜市攤位,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中醫藥文化表演,一次次貼心暖心的中醫藥健康咨詢……夏季的黔貴大地不僅溫度持續飆升,中醫藥文化更是火熱“出圈”。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貴陽市青云路舉辦中醫藥健康養生市集。
在貴州秀美的風光中,中醫藥文化盛宴與自然風光交織的圖景在峰巒間奔涌而出。
熱情似火:活動豐富多彩引人駐足
“不用排隊掛號,在家門口就能找專家把脈問診,還體驗了推拿,太貼心了!”在5月4-5日六盤水市中醫醫院開展的“涼都夜韻,杏林飄香”中醫藥文化健康夜市活動中,剛體驗過中醫診療的李阿姨豎起大拇指連連贊嘆。
此次活動中,多名資深中醫專家坐鎮義診臺,以望聞問切的傳統診療智慧,為市民免費“望面色、聞氣息、問癥狀、切脈象”,量身定制健康指導方案。
“新穎的模式、豐富多元的體驗內容,讓大家既享受了免費專業的健康服務,又解鎖了中醫藥養生知識。”市民李阿姨說。
市民體驗中醫藥養生茶飲。
現場,中醫藥養生產品展示區成為市民“打卡點”,香囊、藥枕、養生茶飲等特色產品琳瑯滿目。中醫專家現場講解藥材功效與使用方法,讓市民近距離感受中醫藥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帶著孩子體驗了香囊制作,孩子對中藥材產生了濃厚興趣,還主動問我藥材的名字,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太棒了!”家長王女士的反饋,折射出活動的社會價值。
“把中醫館搬進夜市,是我們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的一次大膽嘗試。”六盤水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郭麗表示,“希望通過這種煙火氣十足的方式,讓中醫藥走出診室、融入生活,讓更多人感受到千年國粹的魅力,提升大眾健康素養。”
5月30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中醫醫院舉辦的第四屆中醫藥文化節暨“百市千縣”中醫藥文化惠民活動中,青年醫師們齊誦《大醫精誠》、詩朗誦及古箏彈奏《春江花月夜》等精彩節目讓市民連連喝彩。
在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中,手工制作大山楂丸、炒白術,贈送中藥茶飲、艾草、菖蒲、香囊,為小朋友朱砂點紅人氣火爆。運用檳榔、血藤、梔子等中藥材設計出的耳環、項鏈、手鏈和冰箱貼等產品銷售一空。
熱鬧非凡:中醫藥健康服務進萬家
端午節前后,貴州不少醫院走進社區,為群眾送去中醫藥健康服務。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組織專家團赴普定縣中醫醫院開展“岐黃傳薪火,健康惠民生”大型義診活動。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中醫特色療法免費體驗區。耳穴、中藥沐足等傳統療法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體驗。護士們一邊操作,一邊向百姓講解每種療法的原理和功效,同時向群眾贈送了中藥香囊。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青云路舉辦中醫藥健康養生市集。市集以“中醫藥文化體驗+多學科義診”為核心,設有名醫專家義診、中醫特色護理體驗、藥膳及中藥文創產品展示、太極拳與八段錦推廣、中醫藥特色DIY互動等特色區域。通過看中醫、辨體質,品嘗一杯茶飲、一份藥膳,匯集多種中醫藥“新潮玩法”,點亮健康夜生活。
市民制作中藥畫。
廣東省中醫院貴州醫院在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U區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情系端午·健康同行”公益義診活動。活動現場,專家們耐心細致地為每一位患者問診、查體,解答他們的健康疑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給予健康指導和建議。同時,中醫護理團隊也現場展示了中醫特色療法的魅力,為群眾免費提供了穴位貼敷、耳穴貼壓、溫通刮痧等服務。
貴陽市烏當區醫共體總院舉辦中醫藥文化體驗暨中醫義診活動。通過中醫體質辨識、健康咨詢、中醫適宜技術體驗、端午香囊DIY等形式,讓群眾在感受傳統節日氛圍的同時,深入了解中醫魅力,享受優質便捷的中醫藥健康服務。
安順市中醫院的醫護人員選用特配的健脾除濕方、溫陽方、補腎方研磨成粉,摻入到糯米中,再輔以花生、紅棗,包裹成一個個藥香四溢的養生粽子贈送給市民朋友,此外還開展贈送香囊、義診等活動。
銅仁市石阡縣中醫醫院在醫院康復科組織開展“傳承端午習俗·守護醫患血脈”活動,通過包粽子、贈送香囊、普及中醫藥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讓科室患者及家屬感受到濃厚的端午氛圍和醫院關愛。
黔西南州中醫醫院走進興義市木賈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中醫藥文化“6+N”健康服務行動。活動現場,州中醫醫院的專家及健康服務團隊成員根據就診群眾的健康需求,免費為大家提供了中醫四診、體質辨識服務及健康管理指導。健康服務團隊還根據就診群眾的體質辨識情況提供中醫推拿、耳穴壓豆等中醫特色診療體驗服務。現場還特別設置了四季中藥代茶飲體驗區,讓社區群眾沉浸式感受“因時制宜”的中醫養生智慧。
熱力十足:全年齡層群眾共參與
在黔貴大地,一場場熱力十足的中醫藥文化盛宴讓群眾樂享中醫藥帶來的新奇體驗,吸引了全年齡層群眾的參與。從古稀老人到幼齡孩童,大家對中醫藥的熱情在精彩的活動中被點燃。
在黔西南州中醫醫院開展的健康服務行動現場,76歲的王奶奶接受完體質辨識服務后開心地說:“這是我第一次體驗體質辨識,知道了自己的體質是什么樣的,我們這樣的老年人希望多多舉辦這樣的活動。”
在印江自治縣龍津街道桶溪小學開展的“百市千縣”中醫藥文化惠民活動現場,操場變身“中醫藥文化大觀園”。
印江自治縣中醫醫院醫務人員為小學生把脈。
幼兒園小班的《趣味五禽戲》表演萌翻全場,孩子們模仿虎的威猛、鹿的輕盈、熊的沉穩,一招一式有模有樣,將華佗創編的傳統養生操演繹得童趣十足。中大班情景劇《小小郎中》更是亮點頻現,“小郎中”們背著藥箱問診、抓藥,用稚嫩的臺詞普及“望聞問切”知識,引得臺下笑聲陣陣。
來自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中醫醫院的醫務人員為師生和居民提供體質辨識、健康指導服務。活動現場,中醫藥文化體驗區熱鬧非凡。在穴位認知區,醫務人員通過人體穴位圖展示和開展穴位按壓體驗,引導學生們認識穴位,開展“找穴位”小游戲;在香囊制作區,醫務人員教孩子們親手制作中藥香囊,認識艾葉、薄荷等中藥材,了解它們的功效。
“今天學會了認穴位、做香囊,回家要教爺爺奶奶!”活動結束時,學生們捧著滿滿收獲的闖關卡開心地說道。
“我在中藥湯劑品嘗區喝了養生茶飲酸梅湯,在品嘗中感受到中藥的獨特風味。”一名小學生說。
桶溪小學校長徐順說:“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了國粹知識,更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社區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接下來,桶溪小學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讓古老智慧在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圖/文 徐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