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就渾身沒勁、吃不下飯?你可能正在經歷"苦夏"!這種夏季特有的亞健康狀態,中醫稱為"疰夏",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四肢無力、頭暈胸悶等癥狀。
《脾胃論》記載:“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于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疼……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 夏季濕熱環境容易導致"濕邪困脾",使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加上現代人貪涼飲冷,更會損傷脾胃陽氣,加重疲勞感。
飲食調理
名醫名科
冷飲可飲,需少、慢、慎
1.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引用;
2.每次不超過小半杯,并且小口慢飲;
3.盡量讓冷食在口中停留一會升溫后再咽下。
飲食清淡,營養均衡
1.選擇新鮮蔬果、豆制品、廋肉、魚類、雞蛋;
3.烹飪以蒸、燉、涼拌、清炒為宜;
4.適當補充優質蛋白,拒絕純素食。
多吃瓜豆,芳香健脾化濕
可以每天多吃一些芳香健脾化濕之品來幫助調理脾胃,具體來說,就是瓜豆這類食物蔬果,如黃瓜、藕、豆腐、絲瓜、冬瓜、綠豆、西瓜、甘蔗、梨等。
穴位保健
名醫名科
足三里
這是胃經上的穴位。俗話說,“常按足三里,賽食老母雞”。它有健脾、溫胃、溫陽、利尿、止瀉之功效,是保健的關鍵穴位。
取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手法: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做按壓動作,每次5~10分鐘,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感。
三陰交
這個穴位是健脾的關鍵穴位,有助于增強體質,體虛的女性要特別留意。
取穴:該穴位位于內踝突出骨頭往上三橫指寬的凹處。
手法:有空常按摩,每次5分鐘。用力按,有酸痛感。
適度運動
名醫名科
夏季運動應以溫和為主,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大汗淋漓,反而耗傷氣血。建議選擇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鍛煉,微微出汗即可,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疲勞感。
調整生活習慣
名醫名科
中午適當午休(20-30分鐘)可補充精力,避免午后困倦。使用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避免直吹,并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此外,保持心情平和,避免煩躁情緒加重暑熱不適。
特別提醒:如果苦夏癥狀嚴重(如持續低熱、嚴重腹瀉等),建議及時就醫,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調理。夏季養生重在“清補”,通過科學調理,幫助身體適應炎熱氣候,輕松度過苦夏!
咨詢電話:13331742320(微信同號)
內容來源/推拿科
初 審/畢航奇
復 審/羅宗鍵
終 審/郭家娟
醫院地址
紅旗院區:長春市工農大路1478號 0431-86178018
經開院區: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街185號
兒童診療中心:0431-81953838
婦產診療中心: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針灸推拿中心:長春市工農大路工農南胡同177號
農安分院:農安縣燒鍋鎮長白公路與東盛路交匯處 0431-81877999
二道分院:二道區東河東路4999號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白山醫院: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長白山大街3052號 0439-5080906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定西醫院: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解放路31號 0932-82133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