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52.9%,創造歷史新高?!?/p>
相信大多數讀者,都對開篇直接拋出的這項數據,感到一頭霧水。答案其實是過去的5月,中國車市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
在我眼中,極具含金量,極具說服力。直接證明了大家口中的“電車”,已然牢牢占據整個大盤的半壁江山。并且在與傳統燃油車的直接對壘中,打贏了所謂的“渡江戰役”。
接下來,雙方陣營或許還會僵持,但大勢早就變得不可逆轉。
而作為一名汽車小編,自打6年前入行開始,一直接觸的便是“電車”。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慢慢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友人,尤其是年輕朋友們,開始愈發積極的擁抱“綠牌”。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催生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我發現之前開燃油車,一箱95號汽油大概600多塊錢,一個月最少要用兩箱,每次付錢的時候根本不會猶豫?,F在,換了電車,上周末和女朋友去商場吃飯,剛好遇到一個超充站,但手機一查每度電竟然要1塊9,瞬間感覺太昂貴了,立馬掉頭離開。”
“就算你充滿,撐死大幾十塊錢,不比加油省多了?”
“道理確實沒錯,但平常用家充,每度電基本上才3毛錢。小區旁邊的小桔快充,晚上10點以后過去,每度電7毛多。所以看到商場1塊9一度電,甚至感覺是天價。”
“說到底,有點被慣壞了?!?/p>
“是呀,有一種電車越用越摳門的意思?!?/p>
絕不是杜撰,上述一段略顯輕松的對話,發生在我與某位發小之間,相信也是不少電車車主共同的心聲。
相比傳統燃油車,呈幾何倍數下降的使用成本,讓大家開始變得越來越精打細算,甚至不少人開始以此為樂。每度電便宜幾毛錢獲得的那種快感,像是“怒省”幾百塊。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使用電車的補能選擇權與主動權,掌握在了用戶自己手中,并且補能形式也更加豐富。拋開那部分財大氣粗的車主,相信沒有誰會和錢過去不。
一旦“由奢入儉”,便很難再回去了。
繼續拿我為例,去年10月入手了一輛樂道L60,200多天下來,累計行駛了將近2萬公里。在完全沒有家充條件,全部使用換電加快充的背景下,補能總花費并沒超過3千元,折合每公里成本僅僅1塊5毛左右。
如果你擁有固定車位,并且還能加裝私樁,總花費大概率還能打個“對折”。
如此情況,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何那么多插混、增程車主,每逢長假位于本屆補能設施有限的高速服務區,寧愿背負群眾的罵名,也要“慢吞吞”的進行充電。
還是那句話,“相信沒有誰會和錢過去不?!?/p>
或許,增程器與發動機每啟動一次,他們的心都在“滴血”。購車時,打死不選擇純電,口口聲聲宣稱害怕里程焦慮,可真正開起來卻發現用電真香,寧愿犧牲便利性也不愿意用油。
畢竟,一個是一公里一毛,一個是一公里一塊。
而公司的選題會上,分別先后采訪了兩位購買領克08的同事。無一例外,在他們2萬多公里左右的累計行駛里程中,純電模式的占比均超過80%,混動模式下的占比僅有20%。
反正在我心里,一直篤定的認為,“插混與增程車主的下一輛車一定是純電?!惫馐鞘褂贸杀具@一項的影響,便占據著很大比重。
順勢,聚焦傳統燃油車用戶,只要體驗過新能源車究竟能有多省錢,大概率也將會是“旦用難回”,更不要說其在駕駛質感、智能化表現、乘坐舒適性等維度的先天優勢。
而今年,隨著整車制造尤其是動力電池成本的持續下降,新能源車在終端售價層面,幾乎與傳統燃油車來到了同一起跑線上,鳴槍起跑后誰的加速度更強,一目了然。
這也很好的論證了,5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創造歷史新高。
不吹不黑,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52.9%僅僅是一個起點,下半程單月沖擊60%大關,并非沒有可能。
當然,即便到了現在,行業終端對于電車的偏見依舊存在。譬如,動力電池安全問題;譬如,日常補能便利性問題;再譬如,整個用車生命周期的綜合使用成本問題……
尤其最后一項,很多人覺得一旦動力電池嚴重衰減需要更換,花費就將變得異常高昂,甚至會把平常充電剩下的錢“吐出來”。
為此,試圖分享一段偶然間看到的小故事,“我的電車已經跑了46萬公里,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大概算了一下,46萬公里,基本都是家充,電費一共花了三萬多,保養除了自己換空調濾芯和輪胎,其他的也沒壞過。我朋友的油車,也跑了40多萬公里了,7毛一公里,折算下來油費28萬,再加保養,花了30多萬。可是他每次都嘲笑我,說等我換電池的時候得氣死!一塊電池10萬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實際上,這略帶調侃的一百多字,已經能夠作為最好的反駁。
眼下,就算把動力電池更換成本包括在內,以全生命周期來評判,在綜合使用成本一項上,電車也能“吊打”傳統燃油車,并且跑得越多甩得越遠。更不要說,目前主流動力電池的耐久性,還在以極快的速度進步。
事已至此,重新回到我想表達的文章主旨:恰恰因為“省錢”的特質,電車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的確用過就回不去了。而電車車主變得越來越“摳門”,本質上是對其優異產品力的認可。
總之,只有體驗了,才有發言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