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區領導機關和直屬隊
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領導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干部管理部、后方勤務部。另外軍區直屬部、處有軍法處、營房建筑部、廣東武裝工作部、直屬政治部、財務部(由后勤部財務部改隸)、中南軍區工程兵部、中南軍區裝甲兵部、防化學兵處[2]。
1955年4月,廣州軍區領導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方勤務部、財務部、軍械部、營房建筑部、軍事訓練處、防化學兵處及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后經多次整編,到1958年10月,廣州軍區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將軍事訓練處、防化學兵處編入司令部;將干部部、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編入政治部;將財務部、軍械部、營房建筑部編入后勤部。此后機關三大部體制沿襲至1997年]。
1998年,各大軍區成立裝備部。1998年11月,各大軍區后勤部改為聯勤部,對轄區內的陸海空軍和二炮部隊實行聯勤保障。
所轄部隊
1950年1月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下轄:
軍區6個:河南軍區、湖北軍區、湖南軍區、廣西軍區、廣東軍區(后為華南軍區)、江西軍區
兵團部4個:第十二兵團兼湖南軍區(轄第四十、第四十五、第四十六軍),第十三兵團兼廣西軍區(轄第三十八、第四十七、第四十九軍),第十五兵團兼廣東軍區(轄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八軍),第二十一兵團(轄第五十二、第五十三軍)。
直屬部隊:第三十九、第四十一、第四十二、第五十、第五十一軍,兩廣縱隊,騎兵第五師,第一五三、第一五五師。
其他:特種兵司令部、鐵道運輸司令部、中南軍政大學(一至六分校)。
此后先后成立:
中南軍區防空司令部:1952年7月由華南軍區防空司令部改稱。
中南軍區公安司令部:1950年11月成立,1951年1月授予番號,1952年10月改稱中南軍區公安部隊司令部,1954年9月改稱中南軍區公安部隊部兼廣東軍區。
中南軍區炮兵司令部:1952年7月成立,1954年12月改稱中南軍區炮兵部。
中南軍區工程部隊司令部:1952年7月由荊江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改稱,1953年3月撤銷。
林業工程師:1952年6月,中南軍區成立兩個林業工程師,同年10月集體轉業歸華南墾殖總局建制。
1955年中南軍區改為廣州軍區后下轄:
湖南省軍區:初為湖南軍區。1955年7月改稱湖南省軍區。
廣西軍區:初為廣西軍區。1955年改稱廣西省軍區。1958年改稱廣西軍區。
廣東省軍區:初為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廣東軍區。1956年分編為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和廣東軍區。1960年6月改稱廣東省軍區。
海南省軍區:初為海南軍區兼第四十三軍。1961年8月撤銷第四十三軍番號,海南軍區免兼第四十三軍,改稱海南軍區。2004年11月改稱海南省軍區。
湖北省軍區:原隸武漢軍區。1985年武漢軍區撤銷,轉隸廣州軍區。
廣州軍區炮兵司令部:1955年7月中南軍區炮兵部改稱廣州軍區炮兵司令部。1959年2月擴編為廣州軍區炮兵,直屬廣州軍區。1975年12月改為廣州軍區炮兵司令部。1982年12月縮編為廣州軍區司令部炮兵部。
廣州軍區工程兵:1955年4月中南軍區工程兵部改稱廣州軍區工程兵部。7月改稱廣州軍區工程兵司令部。1976年1月縮編為廣州軍區司令部工程兵部。1978年11月擴編為廣州軍區工程兵,直屬廣州軍區。1982年12月又縮編為廣州軍區司令部工程兵部。
廣州軍區裝甲兵司令部:1955年4月中南軍區裝甲兵部改稱廣州軍區裝甲兵部。7月改稱廣州軍區裝甲兵司令部。1958年4月縮編為廣州軍區司令部裝甲兵處。1959年5月恢復廣州軍區裝甲兵司令部。1970年1月縮編為廣州軍區司令部裝甲兵部。
廣州軍區防空軍司令部:1955年4月中南軍區防空司令部改稱廣州軍區防空部隊司令部。原河南省、湖北省防區劃歸武漢軍區,江西防區劃歸南京軍區。7月改稱廣州軍區防空軍司令部。1957年5月,根據中央軍委關于廣州軍區防空軍與廣州軍區空軍合并的指示,將廣州軍區防空軍司令部所屬機關、部隊全部并入廣州軍區空軍,撤銷廣州軍區防空軍司令部番號。
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1955年7月中南軍區公安部隊部兼廣東軍區改稱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廣東軍區。1956年6月,根據國防部4月20日指示,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兼廣東軍區分編為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和廣東軍區。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管理湖南省、廣東省、廣西省邊防、內衛部隊及一切邊防公安業務。1957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月22日決定,撤銷廣州軍區公安軍司令部番號,原轄的邊防檢查處、邊防偵察處、海上巡邏處及4個海上巡邏隊撥歸廣東軍區建制領導;其他駐廣西省、湖南省、廣東省大陸及海南島的部隊分別就地劃歸廣西省軍區、湖南省軍區和廣東省軍區、海南軍區兼第四十三軍建制領導。
陸軍第四十一集團軍(0494部隊,后為53010部隊,又改為75100部隊):第四十一軍原隸中南軍區,1955年4月中南軍區撤銷,改隸廣州軍區。1960年改稱陸軍第四十一軍。1985年改為陸軍第四十一集團軍。
陸軍第四十二集團軍(0952部隊,后為53200部隊,又改為75200部隊):第四十二軍原隸中南軍區,1955年4月中南軍區撤銷,改隸廣州軍區。1960年改稱陸軍第四十二軍。1985年改為陸軍第四十二集團軍。
陸軍第四十七軍:第四十七軍原隸中南軍區,1955年4月中南軍區撤銷,改隸廣州軍區。1960年改稱陸軍第四十七軍。1970年移防陜西,轉隸蘭州軍區。
陸軍第五十五軍(0476部隊,后為53500部隊):第五十五軍原隸中南軍區,1955年4月中南軍區撤銷,改隸廣州軍區。1960年改稱陸軍第五十五軍。1985年10月撤銷番號。
萬山要塞區:前身是海軍南海艦隊萬虎要塞區。1960年1月11日中央軍委批復海軍,同意將萬虎要塞區自2月1日起歸廣州軍區建制領導。6月18日,總參謀部電復廣州軍區,同意將海軍萬虎要塞區改稱萬山要塞區。1980年12月改稱守備第十一師。
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 :1969年成立,歸廣州軍區建制,受廣州軍區和 廣東省革命委員會 雙重領導。1974年6月撤銷番號#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
駐香港部隊
駐澳門部隊
接受軍兵種機關和廣州軍區雙重領導的有:
海軍南海艦隊:受海軍和廣州軍區雙重領導。
廣州軍區空軍:受空軍和廣州軍區雙重領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