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陳環 攝
6月27日,南充市順慶區迎來第三屆“巴蜀影像”藝術交流活動。活動由重慶市南岸區女攝影家協會、重慶市綦江區藝術攝影家學會、德陽市女攝影家協會與南充市嘉陵江影像藝術中心聯合主辦,南充市嘉陵江影像藝術中心承辦,川渝兩地50余位攝影家齊聚一堂。
《清輝閣下》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陳金鳳 攝
首站南門壩生態公園以清暉閣為核心展開創作:烈日下,塔樓飛檐在強光中銳利如鵬翼,斑駁墻皮與鈴鐺聲構成時空對話。攝影家們通過微距鏡頭捕捉磚石紋理,以長焦壓縮空間強化歷史感,生態與人文在光影中達成平衡。
《街邊花市》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何浩芳 攝
古今碰撞:1227商業街與文廟的視覺敘事
夜幕降臨時,攝影家深入順慶老城:1227商業街的霓虹與食客的歡笑被鏡頭轉化為現代都市切片,文廟紅墻黛瓦在低角度仰拍中凸顯厚重。運用長曝光技法,將嘉陵江夜景化作流動銀河,30秒曝光凝固游輪航跡與燈籠光軌,形成古今交織的視覺詩篇。
《百牛渡江》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周永富 攝
自然奇觀:蓬安百牛渡江與古鎮秘境
28日清晨,攝影家們見證了蓬安“百牛渡江”奇觀:無人機俯拍水牛群渡江的磅礴陣列,牛角折射彩虹與水花飛濺的動態瞬間。午后轉場周子古鎮,石板路、斑駁墻垣與古戲臺木雕構成時光切片,老茶館老人的閑適神態被特寫鏡頭定格為生活史詩。高坪鳳儀灣水鎮則以幾何建筑與花海的現代田園美學震撼視覺,元寶山村用廣角鏡頭捕捉嘉陵江“九曲十八彎”的水墨意境。
《百牛渡江觀盛景》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陳環 攝
《鳳儀灣水鎮》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曾紅 攝
《鳳儀灣水鎮鳥瞰圖》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周永富 攝
現場交流:川渝攝影藝術的深度共鳴
當晚在鳳儀書院,四地攝協主席分享各自創作理念:南充市嘉陵江影像藝術中心黃世輝主席強調“記錄稍縱即逝的美好”,德陽市女攝影家協會郁麗華主席探討工業與自然的融合,重慶市南岸區女攝影家協會陳環主席解析構圖與色彩運用,綦江區藝術攝影家學會主席李永文呼吁挖掘地域文化獨特性。對話中達成共識:攝影是連接人地的橋梁,影像符號化是文旅融合的關鍵。
《俯瞰古鎮江水清》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周永富 攝
時空穿越:龍門古鎮的市井美學
29日,東觀古鎮的青石板路與龍門古鎮的馬頭墻,龍門碼頭的滄桑船體與碎金波光構成歷史與自然的雙重敘事。攝影家穿梭于市井巷陌,用相機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考古。
《古鎮鄉愁》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陳環 攝
《夢幻之都》 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吳建華 攝
影像賦能文旅:活動的深遠意義
南充嘉陵江影像藝術中心黃世輝主席指出,本次活動通過專業鏡頭語言將生態優勢轉化為視覺符號,順慶區文廣旅部門計劃深化“以影促旅”合作。
《創作中》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陳環 攝
《江上揚帆》 上游新聞簽約攝影師 冉隆忠 攝
這場持續三天的影像之旅,既是川渝兩地攝影藝術的深度對話,也是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精選照片不僅定格南充山水人文,更架起藝術交流的橋梁,在巴蜀大地上譜寫出光影與情感的雙重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