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鄉寧縣老區建設促進會總顧問白銀柱、執行會長辛東平、副會長兼秘書長白云山、副會長沈興旺、副秘書長許昱和李健校、辦公室郭云龍等一行前往鄉寧縣職業中學,舉行授牌儀式。鄉寧縣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鄉寧職中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尉六龍參加此次儀式,政教副校長閆黎棟主持,全體師生員工齊聚學校操場參與活動。
首先,全體人員起立奏唱國歌,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正式拉開序幕。接著,縣老促會副會長白云山向鄉寧縣職業中學授予“鄉寧縣革命老區建設示范基地”牌匾,職中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尉六龍接牌,這標志著該校正式成為傳承紅色精神、服務老區建設的重要陣地,全場隨即響起熱烈掌聲。
最后,縣老促會總顧問白銀柱發表講話。他回顧了鄉寧老區的革命歷史,盛贊無數英雄兒女以熱血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并指出如今建設的接力棒已傳至當代鄉寧兒女手中。鄉寧職中以“實干”為底色,機電實訓車間的焊接聲響、紫砂教室的泥土芬芳、電商直播模擬室里專注的操作場景,共同勾勒出“技能育人”的鮮活畫卷。畢業生憑借所學手藝回鄉創業、帶動鄉親致富的事例,正是職業教育與老區精神相融合的生動體現。
為何選擇鄉寧職中為示范基地呢?因為該校深植“老區基因”:實訓設備有的源自當年兵工廠舊址,電商技術助力銷售紅軍戰斗地的農產品,護理專業延續著“互幫互助”的傳統;更以務實的“建設密碼”對接家鄉需求,開設紫砂設計、養老照護、電子商務等專業,成為老區的“人才孵化器”;青年學子通過電商助農、技術服務、創業創新等方式反哺家鄉,彰顯出“未來力量”。
在授牌儀式上,校方被期許將基地建成“紅色精神傳承課堂”“實用技能鍛造課堂”“城鄉互動橋梁課堂”,讓紅色基因成為技能成長的“精神燃料”,培養“用得上、留得住”的實干人才。教師被寄望成為“精神擺渡人”,學生則需秉持“技能在手、家鄉在心”的信念建設故土。
此次授牌是老區建設的新起點。未來,鄉寧職中將培育更多懂技術、愛家鄉的建設者,讓紅色土地在職業教育的賦能下綻放新的光彩。
文 / 李東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