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AI生成
“你今天PB了嗎?”
“沒有被收容的跑步生涯,是不完整的。”
“這次配速不太行,沒跟對兔子……”
前幾天,一不小心誤入了馬拉松大神的群聊,結果……他們聊的每個字都認識,連起來卻像是在聽天書。他們都在說啥?
馬拉松就是撒丫子跑?NO!這分明是個行話橫飛的熱血江湖!
從PB到PW,從兔子到撞墻,從黑練到霸跑者……自從跳進跑步這個“深坑”,有人身輕如燕,有人秒變術語達人。愛跑步的你,是否也精通這套“跑圈暗號”?
來來來!小游今天開場隨堂測試,測測你是哪個等級的江湖中人。聽說,答對10題算入門,答對20題才可以封“黑話宗師”。
速來接招,看看你的“江湖地位”有多高!考卷一共分四卷,考試現在開始,請考生們有序進場答題!
<卷一>
賽事組織
(每題1分)
難度指數:? ?
配速
一般指跑步時每公里的用時。例如,5分配速=5分鐘/公里=12公里/小時。配速就是對于速度的控制和分配,極考驗耐力。
兔子
Pacer,不是真兔子,而是賽道上以穩定配速領跑的人,指領跑員或速配員,一般會帶個氣球,上面寫著完賽時間。兔子有“官兔”(官方認證)和“私兔”(私人定制)之分。
WMM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是自2006年設立的世界頂級馬拉松巡回賽,包含七個年度城市馬拉松賽: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紐約馬拉松、東京馬拉松、悉尼馬拉松,以及兩年一次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和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馬拉松,代表當今馬拉松運動的最高水準。
糖原負荷法
參加比賽前,飲食中增加含糖量高的食物,為比賽儲備能量。
爬升
賽道中累計的上坡高度,是衡量賽道難度的重要指標。
霸跑者
沒有報上名,但依然混進賽道“硬跑”的人。此類人不會獲得獎牌,且易被官方拉黑。
收容
指賽事組委會提供的收容服務,負責接納身體不適或者堅持不下去的跑者,進入收容車休息。
<卷二>
成績術語
(每題1分)
難度指數:? ? ?
PB
Personal Best,個人最好成績,跑者畢生追求的目標。當看到別人興高采烈地說“今天PB了”,可別理解成“跑崩”了。
PR
Personal Record,個人紀錄,與PB含義基本相同,常互換使用。
SB
Season Best,賽季最好成績。
LB
League Best,聯賽最佳成績。
PW
Personal Worst,個人最差成績。
關門
Cut-off Time,完成比賽的最長時限,超時直接“拒之門外”,不能獲得完賽證書和獎牌。不同比賽的關門時間不同。
報成績
跑圈報成績只說數字不帶單位,例如全程馬拉松3小時45分,報成績時只說“345”,這樣才算“內行”。
凈成績
跑步賽事中參賽者都會佩戴計時芯片,凈成績即指芯片記錄的成績。因為參賽選手眾多,比賽成績起始時間以槍聲為準,每個人通過起點線的時間不同,所以一般情況下凈成績和比賽成績是不一樣的。
槍聲成績
從發令槍響開始計時的成績。這種計時方式簡單而統一,可確保所有選手的計時起始點相同。但在大型民眾參與的馬拉松賽事中,由于參賽選手眾多,起跑時可能會產生較大的擁堵,槍聲成績就可能不夠準確地反映選手的實際表現。
BQ
Boston Qualify,波士頓資格,指達到波士頓馬拉松參賽資格的成績標準(按年齡組劃分)。該術語自1970年設立以來,已成為衡量業余跑者競技水平的重要標尺,能獲得BQ資格被普遍視為跑者職業生涯的榮譽象征。在馬拉松術語體系中,BQ不僅代表參賽資格,更承載著跑者文化中追求卓越的精神內涵。
<卷三>
生理名詞
(每題1分)
難度指數:? ? ? ?
BMP
Beats Per Minute,跑步時的心率,是體現跑步強度的重要指標。
靶心率
進行有氧活動時,為了讓心肺得到最好的鍛煉效果而需要達到的心率范圍。這個范圍一般是指能達到的最大心率的65%~80%。
無氧閾(yù)
也稱乳酸門檻,指長跑中有氧活動轉變為無氧活動,乳酸開始堆積的界限。通過合理的訓練可以提高無氧閾,減少乳酸的形成。
撞墻/掉電
在馬拉松比賽中突然跑不動,猶如撞上一面墻,通常發生在30~35公里左右。主要原因是體內糖原儲備耗盡。
極點
運動極限點,跑步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肌肉無力、步伐沉重、想放棄的感覺。通常發生在比賽前半段或訓練中,通過調整呼吸和配速可以克服。
最大攝氧量
人體在極限運動狀態下所能攝取和利用的氧氣量。是評價有氧耐力的核心指標之一。
<卷四>
訓練方式
(每題1分)
難度指數:? ? ? ? ?
黑練
并不是指晚上訓練,而是指低調不被覺察地偷偷訓練,最后在成績上達到較大的進步。很多高級跑者從不打卡,更喜歡黑練,最后用比賽成績說話。(這不就是內卷嗎?)
間歇跑
以較快速度跑較短距離,然后停下來歇息,待體力恢復后再繼續以同樣的方式跑。用這種方式跑步,能提高身體的厭氧能力,具有很好的燃脂效果。
配速跑
以目標馬拉松比賽配速進行的訓練跑。
輕松跑/恢復跑
強度很低、非常放松的跑步,主要用于促進恢復、保持跑感、增加跑量而不造成過度疲勞。
LSD
長距離慢跑。以相對舒適、能輕松交談的配速進行較長時間的跑步(通常超過90分鐘,是馬拉松訓練的核心課表),主要鍛煉基礎耐力和脂肪供能能力。
跑休
完全不跑步的休息日,是訓練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讓身體充分恢復和適應。
Taper
賽前躺平指南。在參加大項賽事的前幾周,跑者會減少訓練量,得到更好的休息,為比賽儲備更多的能量。
節奏跑/乳酸門檻跑
以接近乳酸閾值的強度(感覺“舒適地吃力”,難以流暢說話但能堅持較長時間)進行的持續跑動(通常20~40分鐘)。用于提高乳酸閾值和比賽配速耐力。
你是馬拉松小白還是資深老炮?評論區曬出你的分數,看看誰能拿下“黑話大神”認證!還可以轉發給跑友,一起來挑戰喲!
當然,如果你還知道其它“黑話”,也可以打在評論區——
注:請理性對待測試結果,僅供娛樂。
作者 | 吳龍芳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本公眾號推送的稿件文字及圖片均源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且已標注具體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