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精準健康管理分會承辦的“2025年精準健康管理分會結直腸癌早期篩查技術應用研究課題研討會(第一期)”在廣州黃埔知識城圓滿落幕。會議匯聚省內外多學科領域專家,聚焦基因甲基化等前沿技術在結直腸癌早期篩查中的應用研究,為構建跨領域交流、共享、聯動的健康管理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家共話前沿技術,分享臨床經驗
會議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精準健康管理分會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歐陽平教授組織召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康安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檢驗科蔡貞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郭元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蔣瑾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院病理科王浩教授、廣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韓毅、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張偉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科葉永勝醫生、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張銘強醫生、東莞康華醫院檢驗科梁愛芬醫生,以及廣州康立明生物董事長鄒鴻志教授共同出席參加。
結直腸癌早篩挑戰與機遇
歐陽平教授在開場致辭中指出,結直腸癌作為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惡性腫瘤,其防治工作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難題。他強調:“在臨床一線,我們深切感受到,盡管近年來診療技術不斷進步,但患者的預后往往與發現時機密切相關—早一分鐘發現,就可能為患者多爭取一份生存希望。”他還提到,以基因甲基化為代表的新型分子檢測技術,能夠從分子層面揭示癌癥發生發展,有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篩查”,為攻克癌癥提供新的突破口。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歐陽平教授主持會議并致開幕辭
廣州康立明鄒鴻志教授致辭
學術聚焦:創新技術引領,多癌種同步發展
在學術演講環節,歐陽平教授首先分享了《結直腸癌早期篩查技術應用介紹》,詳細闡述了糞便SDC2基因甲基化技術在腸癌早期篩查、患者風險評估與分層、輔助診斷、術后監控和復發檢測等方面的廣闊應用前景。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歐陽平教授進行專題報告
廣州康立明生物王賢樹博士介紹了備受矚目的首個痰液肺癌甲基化檢測技術。該技術為肺癌早期篩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可結合現有篩查手段,有效輔助鑒別肺部病變的良惡性,助力更多肺癌患者實現早期發現。王博士關于新技術的演講,引發了參會人員的熱烈討論。
廣州康立明生物王賢樹博士進行專題報告
圓桌論道:凝聚共識,展望未來合作
在圓桌會議環節,與會專家圍繞“基因甲基化檢測技術臨床應用的創新與未來”主題展開高效互動與深入探討,共同剖析了當前面臨的挑戰,并就未來發展方向與合作模式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康安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蔡貞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郭元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蔣瑾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院病理科王浩教授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張偉教授
廣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韓毅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葉永勝醫生
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張銘強醫生
東莞康華醫院梁愛芬醫生
展望:強化多學科合作,加速技術迭代
歐陽平教授在總結發言中再次強調了基因甲基化技術在癌癥早期篩查中的突出價值,并呼吁進一步加強多學科緊密合作,共同推動醫學技術的持續迭代與創新,為人民健康福祉貢獻更大力量。
與會人員同時受邀實地參觀考察廣州康立明生物有限公司的企業展廳、生產車間及檢測實驗室,近距離了解基因甲基化檢測技術的研發、生產與質控流程,深化了大家對產學研結合與技術轉化的認識。
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結直腸癌早期篩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搭建了交流平臺,也為推動我國精準健康管理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與會專家達成共識,未來將繼續加強多學科協作,積極探索前沿技術在臨床中的轉化應用,共同為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