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只管做好自己,不用解釋。
畢竟,無論你多么努力,或者付出多大的代價,也不可能受到任何人的喜歡。
當然,就算你不用付出任何一點努力,也總有那么幾個人,依然喜歡你,認可你。
所以,只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活出自己的人生風采,就像但丁說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最終,自己也一定能夠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歲月。
心之所向,無問西東
做人應該有這么一種清醒,就是不會有任何興趣給每個人留下好印象。
可以說,他人所見,便是真我,好與壞自己都不反駁,不解釋,更懶得解釋。
真正的自我認同,則始于內心深處的堅定,他人能夠讀懂自己幾分,就是幾分,你覺得我是怎樣的人,你就配怎樣的我。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就不應該費力討好來換取他人的笑臉相迎。
你的生活,不需要任何的解釋,更應該無視外界的喧囂評判,只是簡單平靜地遵從靈魂深處的召喚。
所以,做到心外無物,超然物外,便是自在,如同王陽明所云:“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當你的內心心超然于物,則處處皆樂,時時自在。
《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在任何處境中都能安然自得,因為自身不會做一個廉價的人,就像一個真正心智成熟的人,不會掏心掏肺去換來他人的感激不盡。
而是始終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適合的是什么?
不要去糾結一些沒有答案的事,以及沒有結果的人。
而是專注自己的生活,以及創造屬于自己的快樂。
行之所至,不辯自明
一個人的生活選擇,以及目標所向,從來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么,解釋什么。
如果你需要解釋,你需要證明,說明你的目標,你對自己的認知,還不夠明確,還不夠堅定。
當你專注于行動本身,而不是執著于向任何人證明、解釋,生活的答案,才會如你所愿。
那些哪怕屬于你再怎么微小的行動,也是你這輩子當中最有力的宣言。
當一個人沉浸于創造價值本身,至于他人,他事,他物,自己都不應該去糾結,觀察,消耗。
畢竟,當你的注意力只投射在外界,那么世俗的的紛擾便找上你,消耗你,而最終的你,自然會失去了分量。
愛因斯坦說過:“我每天提醒自己一百遍,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我強烈地向往著儉樸的生活,并且時常為發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
聰明人,會放過自己,不要跟往事過不去,畢竟過去就已經過去了,也不要跟現實過不去,因為當時當下,你還要過去。
未來的美好,由此時此刻的你,專注并且專心去進行價值創造,而非向誰解釋什么。
關注事物以及現實問題本身,而非個人,更不是個人觀點,想法。
正如陶淵明說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行動只為不違背本心,只為成長當中的自己,足以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更加簡單卻滿足的體驗。
每個人的一生當中,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同時,也不要被教條所限,更不要讓自己活在別人的觀念里。”
拿出長期的行動,行之所至,用你的行動,不辯自明。
境之所達,無辯自華
楊絳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當一個人的歲數越來越大,已經過了敷衍的年齡,就會發現,聊得來就聊,聊不來就不聊,沒有任何必要解釋什么。
這樣的日子,反而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加自在,輕松。
只要你的境界抵達了一種內在和諧與強大之境,便自然足以產生出一種無需辯白的從容氣度,如同靜水深流。
如此,便擁有了如同老子一般的境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人活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忠于你自己本身,有這個意識,你就不會對任何人虛偽,更不會自我懷疑。
而是能夠清楚地、清醒地表達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
當靈魂與腳步一致,我們便無需向世界解釋為何行走。
畢竟,那些真正扎根于自我價值土壤的生命,終將可以靠自己的獨立和強大,開出不必言說的花——無論是否有人看見,芬芳自在,姿態自成,無需解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