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有人說,教育的真正本質是意味著喚醒,如果只是單方面的灌輸、包辦、和代替,那孩子也是無法真正理解父母用意的
有一個媽媽,她發現自己的兒子徹底“長歪了”
從家里偷錢買零食買玩具,回家后撒謊說“這是老師看我表現得好,專門獎勵我的”
回家貪玩不寫作業,也撒謊說“我在學校就已經寫完了”
事實上,每次作業要么不交,要么就是第二天到學校借同學的答案抄
時間一長,媽媽漸漸察覺了問題,也對兒子進行了嚴厲的問責和教育,希望兒子能以此為戒、下一次不會再犯了
可結果呢,兒子被教訓后,索性連裝都懶得裝了
從那以后,他在學校更加調皮搗蛋、惹事生非,反正老師請家長一次是請,兩次三次也是請,回家后更是作業不寫,鞋子襪子亂扔,整個人跟個大爺一樣翹著二郎腿玩游戲
媽媽說幾句,直接脾氣很拽地把房門反鎖著不理人,似乎整個世界有一部手機就夠了
每次一想到那里,媽媽都覺得“這孩子廢了,沒救了”,一次次在焦躁中大發雷霆,一次次又在獨角戲中把自己氣得犯病
而兒子,卻始終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說到這里,可能有很多家長會有疑問:孩子長歪了,真的就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答案是有的,想想預防比薩斜塔傾斜倒塌事件,也許就能慢慢找到答案了
當時,為了解決傾斜會倒塌的問題,在最早的幾百年間,無數的巧工能匠可是想了無數的問題
那個時候,因為當地的地下水、和地下土都存在設施的問題,以至于在建塔的過程中就慢慢出現了比較明顯傾斜情況:
?首先,為了解決問題,大家想出的辦法就是塔往哪邊傾斜,就往相反的方向加東西修高一些,就可能把傾斜的問題解決,但按照這個方法進行后,并沒有看到效果
?其次,有人又提議加大地基,往里邊堆水泥加固,結果傾斜反而更嚴重了,為了減少損失,只好接著采取一邊堆水泥、另一邊用鉛塊壓實的方法,雖然情況好些了,可外觀看起來影響了對應的審美效果
?最后,只好向全世界去征集能改變比薩斜塔繼續傾斜的問題,那時候一個最原始樸素的方法就脫穎而出了,這個方法就是先朝著傾斜的那一方鉆孔掏出濕土,使得背面地基回落,起到了糾正塔身傾斜角度效果之后,再配上壓重物、和塔腰間綁上鋼纜等加固措施,從而杜絕了斜塔倒塌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這種原始方法靈活、又在可控范圍內,可謂是既解決了倒塌問題、又滿足了塔外觀的視覺審美
事實上,透過這件事情去看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
當你發現孩子長歪了,就應該深入問題把壞掉、爛掉、影響整體的東西給挖了丟掉,只有地基徹底健康穩固了,原本所存在的問題才會得到真正解決
那我們家長在發現孩子長歪時,又如何借鑒比薩斜塔倒塌問題做出地基性改變呢?蘭媽特意總結了以下幾個方法:
01
耐心觀察
發現孩子長歪的原因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自帶光芒的新星,至于光芒夠不夠亮,還是要看周圍的大樹夠不夠多,如果孩子周圍的大樹又高又密,那即便光芒再強也會受到遮擋的影響
我們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很多長著長著就長歪了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一個男孩,中考過后就一直躲在房間里玩游戲
奶奶喊他吃飯,直接不理人,再喊多了,還會心煩地沖著奶奶大喊
對于這樣的情況,奶奶說過最多的話就是“這孩子廢了,整天就知道打游戲,要是考試再沒考好,難道要在家里天天把他養著嗎”
爸爸也說:“沒出息的東西,我就沒指望著他能讀高中,等再過一個月,就把他安排到廠子里打工去”
然而,對于外界的一切聲音,男孩始終都裝著沒聽到,手里打游戲的動作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本以為,男孩根本就是玩游戲玩入迷了,連飯不吃、覺也不睡了,可直到家里有一次來客人,大家再次說起他玩游戲上癮這件事時,男孩不服氣,直接當著大伙的面說:“我就是要玩個痛快,現在不好好玩,就沒有機會再玩了”
奶奶不理解,質問他“為什么說這樣的話”,男孩直接反問:“你們不是商量好了,要把我送到廠子里打工嗎?我現在就是要玩個痛快了”
事實上,奶奶和爸爸說的苦惱話,只不過是恨鐵不成鋼,希望通過那些話增加一些壓力,讓孩子知道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命運
看得出,孩子如果長歪了,那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于家長在語言表達方面出了問題
這便是我們防止孩子長歪需要做好的第一個地基維護-改變說話態度
對于孩子,我們可以批評、但不能攻擊貶低,嘴上說話多留點余地,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能更和諧愉快一些
比如,你希望好好學習,那就告訴他:“最近進步真大,你的每一份努力爸爸媽媽都是看在眼里的”
02
小步調整
針對問題慢慢形成改變
沒有孩子天生就是天之驕子、狀元學霸,他們現在所擁有的每一份榮譽,也都是過去寒窗苦讀十幾年的嘔心瀝血結果
如果你的孩子連努力的時候都覺得太煩了,那省去過程的結果,自然是后續再怎么努力也比別人差點意思
因為地基一開始就沒打好,到了后面知識和能力有限,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眼就能看出的差距
認識一個媽媽,輔導兩個女兒學習,她一直堅信“只要肯努力,就沒有考不好的成績”
但在過去每日的堅持和不懈努力下,兩個女兒也出自她一人輔導,可學習所反饋的成果卻是完全不同
大女兒就是典型的學渣,最高分數也是七十多分
小女兒則是腳踏實地的分數,基本上都保持在95分以上,即便是有幅度、也就是2、3分的差距
面對如此成績,媽媽一直想不明白,明明兩個孩子都是出自一人輔導,也明明她們回家后都在各自努力學習,可為什么結果的差距如此之大呢
聽完媽媽的疑問,我當時向她提了兩個問題:
第一:“兩個孩子完成作業的效率如何?”
第二:“平時的作息習慣又是否規律?”
結果得出的結論,居然是大女兒的錯誤率高、每天晚上作業都要寫到深夜,小女兒則是能早早寫完作業,并做到早睡早起
至于努力的問題,我又建議她在大女兒寫作業的時候一旁偷偷觀察
沒想到,看似低頭寫作業的文靜模樣,背后居然隱藏著偷偷用平板和同學聊天的秘密
那一次,本來媽媽是要把大女兒狠狠揍一頓、以示警戒,可看到女兒嚇得雙手抱頭的模樣,她改變了方法:
?首先,直接把平板沒收,斷掉孩子偷玩的機會
?其次,給孩子規定寫作業的時間,每天的作業量都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至于實在沒有完成的,也是由孩子自己第二天到學校給老師交差
就這樣,在規律的學習規劃、和原則限制上,孩子身上的“假努力”現象就得到了有效根治
雖然成績還是不如妹妹那樣次次穩定在90+以上,但對于媽媽來說已經很滿足了,至少孩子也用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比上次更出色的成績
03
實時反饋
表揚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每個人都享受鼓勵、喝彩、還有贊美帶來的喜悅感,孩子也不例外
特別是生活在多胎家庭下的孩子,他們注定無法完全獨享父母的寵愛,再加上從小就生活在競爭的環境下,誰能懂事聽話就能多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以至于他們在假裝自己很懂事的時候往往失去了很多
蘭媽身邊的一個很普通家庭,明明已經有三個小孩了,最近居然又傳來了“四胎即將出生”的消息
一瞬間,我的心里除了敬佩,剩下的,就是家里面那個總是給弟弟妹妹喂飯、帶弟弟妹妹玩的懂事大女孩了
聽人介紹說,這個女孩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和妹妹出生之后,爸爸媽媽又經常吵架,媽媽說過最多的話就是:“都怪你們,如果不是你們,我的日子不知道多好過”
女孩害怕媽媽會離婚,拋棄他們,就懂事般地給弟弟妹妹喂飯,害怕弟弟妹妹哭鬧吵到媽媽午睡,也經常一個人承擔著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事實上,女孩除了懂事維護媽媽之外,以前可是一個學什么就會什么的可塑之才,但隨著后面的家庭情況影響,導致她現在漸漸養成了“見人不說話”,一講話就低著頭的性格
某一次偶然碰到女孩,她正在馬路邊上左手拉著弟弟,右手晃著嬰兒車里的妹妹,我問她“一人在照顧弟弟妹妹嗎”,她低頭不語,嚇得直接帶弟弟妹妹跑開了
那種見到人就害怕,連眼睛都不敢直視的模樣,分明有種與世隔絕般無法走進的抗拒
很明顯,對于這類孩子,家長一定要過多地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
特別是家里面兄弟姐妹比較多的情況下,不要去定義誰懂事、誰聽話,更不要抱著“大帶小”的僥幸心理去生娃
有條件讓孩子生活得更好,那就讓孩子生長在吃喝不愁的家庭,沒有條件的家庭,也要做到嘴巴上的表揚、還有情緒價值提供:
?比如,大寶幫忙照顧小寶時,你激動地拍個照片、再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讓孩子明白他的存在不是為了幫忙干活,而是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哥哥姐姐
?在自信和成就感的加持下,也就不存在后續的爭寵和競爭問題,因為對于這類孩子來說,弟弟妹妹的存在恰恰驗證了他們“很厲害”的事實
所以,如果孩子不小心“長歪了”,那一定要從積極語言、形成好習慣、還有自信成就感三方面打好地基
告訴孩子:“你就是你,無須為了誰討好誰,只要你足夠優秀了,那蝴蝶也自然會紛紛向你飛來”
也要讓孩子明白:“不管在什么情況下,爸爸媽媽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后盾,遇到任何過不去的坎兒、解決不了的事情,你都有理由足夠相信我們-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那么,關于發現孩子“長歪”了該怎么辦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