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上海南京路上的“路易號”引得路人紛紛駐足,社交媒體上更是熱議不斷。這座船形建筑體量驚人,船首與船身裝飾著金屬Monogram圖案,甲板及形似經典硬箱的層疊式頂層結構頗具超現實主義風格。
近兩個世紀前,上海正式開埠,而近170年前,路易威登誕生了第一支平頂皮衣箱,并伴隨著航海旅行開拓出前所未有的品牌版圖。如今,當兩者再次相遇,“路易號”這艘傳奇巨輪的泊駐便是再好不過的載體,它串聯起港口文化與當代生活,邀請每一個人共赴這段浪漫的傳奇之旅。
人們不禁發問,為何是一艘船?里面又裝著什么?NOWNESS與此次“非凡之旅”(Visionary Journeys)展覽布景設計師、OMA紐約辦公室負責人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一同登船,揭秘船內玄機。
船,不僅是航海時代的冒險工具,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更見證了出行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早在公元6世紀隋唐時期,作為主要航運河道的吳淞江和華庭港、青龍港等貿易港口便已勾勒出上海最早的港口圖景。
1843年正式開埠后,外國商貿紛紛涌入場景門戶,開設行棧、設立碼頭、開辦銀行,上海從一個不起眼的海邊縣城開始朝著遠東第一大都市前進。
“路易號”泊駐上海
彼時的歐洲,拿破侖三世在1852年登基,傲人的法國版圖和蒸汽革命的轟隆聲,使得乘坐火車、輪船旅行成為貴族的最佳愛好,由此催生出對訂制行李箱和打包服務的需求。1854年,路易·威登革命性地打造出平頂皮衣箱,并在巴黎開設了第一家店鋪,推出了自己同名的品牌。
170多年過去,以“傳奇巨輪”重構航海基因的“路易號”泊駐上海,不僅串聯起港口文化與當代生活,也呼應了上海這座城市 “海納百川”的精神。它巧妙融合了路易威登店鋪、Le Café Louis Vuitton餐廳以及“非凡之旅”(Visionary Journeys)品牌展覽,以當代視角致敬旅行本源。
“路易號”船首與船身裝飾著金屬Monogram圖案
“如今,坐飛機很快,反而是坐船旅行,讓大家有了更多的時間和交集。”重松象平打趣地說道。作為展覽設計師,他覺得船的意象著實浪漫,將歷史與當下串聯,別具匠心;他和團隊也試圖通過“非凡之旅”,為觀眾帶來一場沉浸式的時空之旅。
顯然,OMA試圖讓整個空間來講述故事,更多的出于一種本能。所以,當人們推開門走進船的內部時,真的不需要按圖索驥,便能直觀地感受到主題。展覽從位于塞納河畔安尼葉荷的工坊開始,這里既是硬箱匠藝制作的搖籃,也是家族宅邸的根基。植物圖案裝飾的玻璃墻泛著柔光,歷史圖文檔案帶你緩緩躺過時光。
路易威登的旅程從塞納河畔安尼葉荷的工坊開始
很快,觀眾便從歷史的漣漪中瞬間墜入“箱筑奇景”(trunkscape)的超現實感官中——硬箱構建的拱門隧道與玻璃鏡面構成了一個真實的萬花筒,千變萬幻。周圍的LED屏幕播放著中國城市與自然景觀,喚起了旅行的感覺,無需任何解釋。
“硬箱是品牌的歷史和靈魂所在,同時也需要一種創新呈現,于是我們把它變成了一個模塊設計單元。”OMA在研究了大量的資料之后,巧妙地構建出多種空間裝置,如拱券隧道、球形幕、立體展示墻、空間垂直雕塑等。
展覽現場:“箱筑奇景” (Trunkscape) 展廳
“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大小、高度和流線設置,我們嘗試帶來不同的互動體驗,它可以是投影的沉浸式,機械臂的未來風格,也可以是藝術工匠面對面的人際互動,不一而足。”在“溯源”板塊,金屬網格構建的靈感世界不僅展示了品牌歷史,數百份古董硬箱的影像,還包括他們深受啟發的事物,觀眾就像進入了其腦海,看到一個靈感豐富的云端世界。
在“旅行”區,船形結構的天花板和空間造型凸顯海洋主題,展示了路易威登為海上生活打造的行李箱;如立式衣櫥般開合的一處旅行箱、折疊床箱、座艙旅行箱、Steamer手袋等等,可見其對航海風尚和旅途所需的敏銳洞察和回應。從蒸汽輪船到汽車、飛機,出行方式和行李箱旅的演變充滿妙趣。
展覽現場:“溯源” (Origins) 展廳
經過豐富的“藏書”和“香水”(當然,它們也是旅途絕佳伴侶)主題,觀眾來到“匠心工坊”,這里的折字形天花板還原了安尼葉荷的匠藝工坊,沐浴在充足光線下的工匠得以專注工作,一旁的機械手臂在不斷測試各類型號的硬箱,一副實驗室的精工和嚴謹。
如果說船是19世紀冒險旅程的象征,那么新時代的文化交流和生活碰撞又是什么樣的呢?重松象平在“運動”和“時尚之境”主題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前者,動態的空間動線和紅藍配色,讓人聯想起田徑賽場。在品牌初創時,威登家族便熱衷于當地的擊劍與劃船,到歷代繼承人對汽車、航海領域,以及滑雪、網球、自行車等運動專用旅行箱的研發,品牌與運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沿著樓梯步入二層展廳的“時尚之境”,未來主義風格撲面而來。玻璃、亞克力構成一個晶瑩剔透的世界,折射出時尚之光。
展覽現場:“運動” (Sport) &“時尚之境”(The Fashion & Leathergoods)展廳
“自1990年代起,我就開始往來中國,看到日新月異的變化。參與并完成過不少項目,但因為功能屬性,它們都不太對外開放,所以能夠通過‘非凡之旅’邀請大眾深度參與其中,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采訪的最后,重松象平由衷地說道。這一集合式理念再次印證了路易威登作為文化品牌的定位,將零售空間升級為文化體驗和公共交流的平臺,使建筑成為本土文化的深度聯結,同時也是旅行者們的未來地標。
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路易威登上海及曼谷“非凡之旅”展覽布景設計師、OMA紐約辦公室負責人
NOWNESS:OMA是如何與路易威登展開這一系列合作的?
重松象平:我們和Pietro Beccari先生(路易威登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頭腦風暴是在兩年前開始的。他非常專注,致力于制定一種新的全球策略,在被任命兩天后,給我們打了電話,合作基本上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一開始,沒有確切的場地選址,我們致力于探索各種想法,比如“箱筑奇景”(Trunkscape)便是其中之一。然后這種集合展覽、商店、咖啡和餐廳于一體的復合型商店的想法產生了,我們先在曼谷進行第一個實踐,現在是上海。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在不斷測試和完善各種設計和想法,根據上海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調整。中國的施工和落地都令人印象深刻,不愧是中國速度。
展覽現場:“香氛” (Perfume) & “藏書”(Books)展廳
NOWNESS:從曼谷的“LV The Place”到大阪世博會法國館中的“箱筑奇景”,再到上海路易號的展陳設計,你如何平衡“延續”與“重構”之間的關系?
重松象平:路易威登“非凡之旅”是一項全球議程,注重歷史、工藝,同時也注重創新和未來,所以它具有延續性和一致性;同時,我們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引入本土化的設計和敘事,進行重構,所以兩者之間的平衡就很重要。曼谷是第一個嘗試,規模小一點,之后是紐約和大阪世博會,上海展覽的主題空間,有7/10是全新內容,全球范圍內首次展出,而對內容的遴選也迎合了航海主題、路易號的船型建筑等元素進行構建。
展覽現場:“匠心工坊” (Workshop and Testing) 展廳
NOWNESS:如果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這次展覽,你的答案會是什么?
重松象平:第一個是發現(discovery)。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現路易威登與中國或是上海的關系,發現這些主題空間各具特色,體驗不同的互動。第二個是多樣性(diversity)。對我而言,路易威登是一個歷史悠久、多元融合的時裝屋,無法從單一視角進行闡釋。所以,我們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它,并試圖以一種典型的方式來呈現,就像一段歷史,一個行李箱,以及人們耳熟能詳的東西;但同時,在不同類型的展陳中去和觀眾交流、互動。第三個是精致(refinement),或許是有趣(fun),但路易威登始終是一個以精湛工藝為導向的品牌,我們不想消除這種嚴肅性,所以“精致”這個詞可能更合適。展陳空間服務于展覽對象,去講故事,去真正突出偉大的產品。我們想要傳達這一代人的認真努力,使這種品質得以延續。如果我能想到一個更好的詞,我再告訴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