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期待每一個共鳴的你,關注、評論,為學、交友!
若不分領域,不論褒貶,李林甫的知名度僅稍遜李白、杜甫。他是千古熱門的人物和話題。
出身宗室遠支,門第不可謂低,但在崇尚文學的時代,他因僅粗通文墨,屢屢受到輕視和白眼,從而在潛意識中釀成了對文學之士根深蒂固的仇視心理,一生不能釋嫌。配合宇文融打擊張說,引拔牛仙客傾覆張九齡,雖是為了打通仕途,壟斷相權(quán),但這種心理未嘗不起作用。
他的特殊心計能力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家庭背景又使他耳濡目染了廣博的社會經(jīng)驗。早年所受到的冷落,對人性惡有著切膚之痛,以毒攻毒、以惡制惡成了他的人生信條。
1、有能力的權(quán)相
李林甫有冷靜的人生觀,注重實效,不圖虛名。早先在教育部門供職時,對國子監(jiān)這個最高學府進行了綱紀整頓,一變以前松散浮夸的局面。學生們出于敬重和佩服,為這位師長立了塊德政碑。李林甫發(fā)現(xiàn)后,嚴厲地責問:“我李林甫有何德何能得以立碑,是誰想出的主意?”學生們嚇得連夜磨平碑上的字跡。一塊有形的石碑撤除了,代之而來的是那無形的口碑。
這種風格被他帶到了宰相任上,由于職務更高而被發(fā)揚光大。他并不像后世所指責的那樣是亂來一氣的人物,否則就很難理解他怎么駕馭得了局面。他遇事都按制度章程辦,而且?guī)捉诳量蹋瑹o半點通融余地。選拔官員完全遵循選人法則,從未擅權(quán)提升過一個近屬親信,場面上的事,做得無可挑剔,無懈可擊,人們沒有理由抨擊他不公正、徇私枉法。
他主張社會秩序不能由隨意飄忽的人情來安排,而應靠確切可依的制度來確定,由此在學派上反對儒家的禮治,鼓吹法家的法治。他在漫長的執(zhí)政生涯中,親自主持了大規(guī)模的法律修訂工作,為便于新法律的推行,又組織編訂了便于查閱的《格式律令事類》。與此同時,他領導完成了前任遺留下來的行政法典——《唐六典》的編纂工作。
李林甫卓越的務實能力,獲得了君主由衷的欣賞。
日夜為國事操勞達30年之久的玄宗,面對國家穩(wěn)步且迅速的發(fā)展,并取得超過任何歷史時期的輝煌成就,產(chǎn)生了難以言喻的成功滿足感,滿足之余又產(chǎn)生了疲倦感,他需要在人生中松弛一下,享受享受事業(yè)成功后恬靜生活的樂趣。
他認為目前的局面毋需他這樣超一流人才去操心了,國家政務完全可以全權(quán)交給有務實精神的李林甫管理。在排斥了各種反對意見后,他果真這樣做了,而且表現(xiàn)得異常堅決和放心。
李林甫大權(quán)在握,權(quán)力超過了歷屆宰相。他使出了全身之力,施展了全部招數(shù),擔當起領導帝國的重任。
不知李林甫是否悉心揣摩過韓非子等先秦法家學說,他確實掌握了法家學說的真諦,把法、術、勢結(jié)合得渾然一體,運用得爐火純青。這一套他處理得有水平,有分寸,有技巧,以致占據(jù)了前所未有的19年相位。
對君主他采取了順著來的方針,哪怕是小事也不觸犯,為掌握君主的想法和心事,不惜重金收買內(nèi)宮人員,及時了解變化莫測的君主情緒,以便對癥下藥。另外,創(chuàng)造享受條件,鼓勵君主不問政事。
在朝廷中,他化剛為柔,柔中含剛。與人相處,如長者,如春風,春風中隱著肅殺之氣。談論公務,一派糊涂,糊涂得讓人感到大智若愚。表里極端相反的行為,奇妙地造成了絕對的權(quán)威,令楊慎矜、王鉷、吉溫、羅希奭、安祿山、楊國忠等許多不可一世的人物屈服了,或拜倒在門下,或聽憑調(diào)遣。
對政敵和競爭對手,李林甫從不作正面沖突,總是以關心、善意為誘餌,逗他們上鉤,讓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娑`入深淵。
2、李林甫的三個政治搭檔
多少春秋,多少大臣,多少有才之士相繼敗在他的手下,敗得莫名其妙,敗得無話可說。
最深有體會的是紅極一時的李適之、嚴挺之、裴寬、韋堅、王忠嗣等人。
栽在他手下的人,受他壓制的人,恨他暗中傷人,私下稱他是“肉腰刀”,“精神剛戾,常如索斗雞”,“面有笑容,肚中鑄劍”。
于是成語辭典有了這樣一個條目,叫做“口蜜腹劍”。
因出身宗室而不能參加科舉,而科舉卻是當官引以為榮的途徑,由此李林甫對科舉有著半是輕視半是忌恨的混合感覺。玄宗下詔廣求天下才識之士,他對主考官說:“舉人大多卑賤愚昧,恐出俚語污濁圣聽。”要求嚴格把守試關,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取人。
考卷上出現(xiàn)了史無前例的難題、偏題,結(jié)果竟然沒有一人榜上題名。李林甫即刻向君主祝賀,說民間已無人才。玄宗對這類似海中無魚的說法,深信不疑,沾沾自喜地認為人才已經(jīng)全部被選拔出來。通過這種手法,李林甫把正途取人的制度變得徒有虛名,使政府接納新成員發(fā)生困難,讓現(xiàn)存政治格局得以持續(xù)。
政治生活崇尚陰謀,然受道德觀念的約束,必須有個度。李林甫無視這個度,雖一一擊敗了對手,贏得了相位的鞏固,卻制造了無數(shù)的仇家,釀成了難以超脫的潛在險境,由此套上沉重的心理枷鎖。當兒子李岫為父親前景擔憂時,他表示了騎虎難下的無奈心情。
為防人暗算,他住宅布滿機關,睡覺數(shù)易床室,外出肅清道路。
為維持心理平衡,他及時行樂,沉湎女色。
權(quán)相的日子不好過!但他要過下去,半點不肯放棄地過下去。因為他在其中尋到了享有權(quán)力的巨大樂趣。
李林甫的政治搭檔前后共有三個,三個人三種命運。
繼張九齡后進入中樞的是牛仙客,這是個政治資本最貧乏的宰相,出身胥吏,文化不高,既無赫赫戰(zhàn)功,也無強有力的背景。但他勤奮、踏實、任勞任怨、樸素,將河西地區(qū)治理得很有起色。
李林甫看中了他,看中他所有的長處和短處,看中他會辦實事而無競爭能力,御前的推薦簡單又中肯:“天子用人,不必拘于學問,只要有才識就行。”
玄宗也看中了他,看中他沒有文士的迂闊、偏激、自以為是,看中他能為國家創(chuàng)造財富,從而犧牲了張九齡把他調(diào)進了中樞。
牛仙客為相6年,把握了恰當?shù)姆执纾瑢盍指Ψ愿赖墓珓毡M力照辦,但不結(jié)私黨,避免卷入政治漩渦。他把和糴法引入關中,解決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減輕江淮漕運的負荷。
他是最后一個以邊將身份被任命的宰相,標志著中樞最高人選將為文官系統(tǒng)徹底控制。他的入相還表明,宰相人員結(jié)構(gòu)從平衡的三駕馬車重新恢復為主從的雙頭制。
牛仙客和李林甫一直相安無事,病魔讓他死在了任上。高力士的評價是:“牛仙客出身胥吏,不是宰相器。”
亡者的替補人李適之,是宗室的佼佼者,他粗放、練達,每日公事每日畢,案頭從無積壓的公文。他的拜相,是玄宗高居無為的產(chǎn)物,君主指望他和李林甫因血緣關系而同心協(xié)力,為皇家負起責來。然而這種排斥外姓人,全用本族人的作法,并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二李都不是甘居人下之人,沖突自然難免,關系日益僵化。
有一天,李林甫親切且神秘地告訴李適之:“華山有金礦,開采可以富國。圣上尚未知道。”
性格疏散的李適之沒有多想,急于求功地呈報了富國之道。興奮的玄宗轉(zhuǎn)問李林甫是否知道?李林甫誠懇地說:“臣知已久。因華山是王氣所在,關系到陛下的本命,不可穿鑿。故臣不敢上言。”
華山?jīng)]有開采礦藏,金礦也不知是否真有,冒失的李適之受到了君主的疏遠。
在一次李林甫精心羅織的大案中,李適之一線的人物全部遭到了清洗,他被迫遞交了辭呈。
接替李適之的是性格孱弱、缺乏主見的陳希烈,他的出任只是為中樞補足名額,沒有多少實際意義,每天例行公事地在李林甫決定的文件上簽名副署。
李林甫欣賞他不管閑事,玄宗欣賞他對道教有研究。
這個完全傀儡式的人物出現(xiàn)后,李林甫以天下太平無事為借口,每天只到機關點個卯,即回到府邸,在家中決定一切國家大事。
李府成了小朝廷。官員們都到李府議事,剩下陳希烈坐守機關,猶如破廟殘偶,香火冷落。
李林甫并不指望常盈不虧,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他竟會敗在了無賴楊國忠、庸人陳希烈的手里。
物極必反,威赫的權(quán)勢換來的是指控,死后被削除官爵,用平民小棺發(fā)葬,家屬被流放,以及萬世的罵名。
以往的史書不明真相,夸大了楊國忠的作用。不管是勢力根基,還是政治權(quán)謀,楊國忠都遠非李林甫的對手,如若沒有玄宗的某種情緒暗示,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蚍蜉撼大樹的。
李林甫不要以為他做得地道,他還是犯了忌,犯了將全權(quán)處理政務變?yōu)楠毑玫拇蠹桑趯Υ嗽鯐煲暉o睹?
3、市儈楊國忠
遠房堂妹楊玉環(huán)成了天子的寵妃后,在西南部隊混得不像人樣的楊國忠頓時身價倍增,被當?shù)刈罡哕娬L官章仇兼瓊奉為上賓。
帶著充足的盤纏和豐富的賄物,楊國忠進京活動調(diào)職。時來運轉(zhuǎn),諸事順利,監(jiān)察御史一職竟隨手拈來。他以貴妃娘娘的親人,成了君主的紅人,宰相的門人,令人側(cè)目的要人。
青少年時的不務正業(yè),使他遭到了家族的拋棄,浪跡市井、軍隊,過著潦倒的生活,飽受社會歧視和人世艱辛,養(yǎng)成了能低三下四又想獲取權(quán)勢凌駕他人之上的習性。以貴族的眼光看,他人品太低,充滿油滑精明的市儈氣。
過去窮怕了,來到權(quán)力就是金錢的京師,通過堂妹的面子,他謀得了主管財政的15種職務,使自己擠入了豪富的行列。他極力為君主效勞。他要求地方上貢租賦須換成布帛土特產(chǎn),把國庫擺得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提供給玄宗作為私人用度。
玄宗眉開眼笑,認定國舅是個財政專家。
在威赫的李林甫面前,楊國忠溫順又恭敬,他以馬前卒的姿態(tài),策劃了幾次血腥的大案,為李大人清除了一系列的政敵,獻上了厚厚的見面禮。
李林甫頷首微笑,把楊國忠當成了好幫手。
國舅站穩(wěn)了腳跟,尋求自己的發(fā)展。在各種條件成熟后,他借李林甫怨仇滿天下的局面,指控這個首席宰相禁惡錢到起市場混亂,與邊將阿布思叛變、朝臣王供謀反有關聯(lián)。罪大嚇人,李林甫失去招架之力,急火攻心,重病不起,狼狽死去。
結(jié)束了一代權(quán)相的專制統(tǒng)治,楊國忠名揚海內(nèi),滿朝文武對他重新打量,李林甫的仇家把他奉之為救星。
拜楊國忠為相,是玄宗擇相方式的又一嘗試,他曾用過官僚、進士、文人、軍人、胥吏、宗室,現(xiàn)又把外戚推了出來。作出這個決斷,玄宗除了政治還有其它方面的考慮:外戚對君主有著特殊的依附性,討取寵妃楊玉環(huán)的歡心,楊國忠有非凡的理財能力,有利于他繼續(xù)待在深宮享樂。
中樞最高人選的李代桃僵,沒有造成人際格局的變化,只是對李林甫的馬首是瞻換成了對楊國忠的唯命是從。
在推翻李林甫運動中立有汗馬功勞的陳希烈,依然叨陪末座。兩年后,因和楊國忠的關系趨于不妙,為避免令人難堪的下場,他知趣地提出了辭職。
接替者是出身名門的進士韋見素,他與世無爭,性格溫和,對楊國忠的一切決定從無異議,在需要他簽名的文件上簽上名。
如此的搭檔在玄宗時代屢見不鮮,但這是最后一對搭檔了。
自命不凡,自我炫耀,自行其是,楊國忠不放棄任何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他確實有種能力,追隨者推崇備至,反感者則認為是胡來一氣。
和前任執(zhí)政風格迥然不同的是,他用江湖經(jīng)驗打破常規(guī)。選拔官員的銓選活動,規(guī)定由宰臣、吏部、兵部分別考核,反復三次,全過程需春夏二季。他卻把有關負責人召來,由他拍板,大家舉手通過,一天即畢,弄得陰差陽錯,謬誤百出。
玄宗表彰國舅,支持他對繁文瑣節(jié)的銓選進行改革。
一種萬事不容拖延的精神,被楊國忠表現(xiàn)在處理公務上。不論事情是否需要三思而行,他都當即作出決定,不允許別人提出異議,否則就是對他能力的懷疑。高級官員息氣屏聲,唯有拿去執(zhí)行。
他以萬分忠誠的姿態(tài)把玄宗束之高閣,阻止一切帶有不利他政績因素的奏文上達君主。當玄宗本能地對連續(xù)旱澇表示憂慮時,他獻上了茁壯的禾苗說是無妨大局。太守房琯據(jù)情實報,受到了司法機關的審訊。
楊國忠仿效李林甫建立了威勢,然這種威勢只是流于表面,未曾根植人心。進士張彖公開責斥準備投靠楊國忠者說:“你們倚楊相如泰山,我以為是冰山,若皎日一出,你們當無所依靠!”
楊國忠苦心經(jīng)營自己的政治體系,才能高于他者,排斥;異己勢力,打擊;競爭對手,壓制。他步步得手,節(jié)節(jié)勝利,躊躇滿志地俯視政壇,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對手。
可是當他把打擊矛頭對準手握重兵的北方強將、君主的寵臣安祿山時,他沒有料到自己有如此大的歷史作用,竟觸發(fā)了驚天動地的大事變,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內(nèi)戰(zhàn)。
時代的最強者,戛然而止。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