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非???????????
近期,Steam上的一款真人互動影游《撈女游戲》,在巨大的爭議聲中爆紅了。
這款游戲上線之初便因為極易引發男女對立的游戲名引起軒然大波。其后導演胡耀輝的B站賬號被封禁,官方社群被禁,輿論壓力下,游戲更名為《情感反詐模擬器》,但熱度依舊持續上升。
發售第三天,該游戲超越《黑神話:悟空》登頂Steam國區熱銷榜并持續多日,24小時峰值在線人數已經超過2023年的現象級作品《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的討論度也居高不下,近日仍舊是熱搜榜上常客。
爭議與銷量齊飛的互動影游《撈女游戲》,究竟是怎樣“撈”到用戶的?它的成功,能被影視圈借鑒嗎?
《撈女游戲》怎么就火了?
雖然飽受詬病,但《撈女游戲》一開始能引人注意,確實是借了這個名字的光。
撈女一詞原是網絡用語,指通過情感關系索取物質利益的女性,這樣的詞匯赤裸裸出現在標題里,自然有厭女之嫌,引來了無數女性用戶抗議,又引得許多男性用戶捧場。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中,它賺得了第一波黑紅流量。
如果上線之初就叫更貼近游戲內容、但中規中矩的《情感反詐模擬器》,無論是游戲用戶的打開欲還是網友們的討論欲,顯然都會下降很多。這樣看來,《撈女游戲》在標題營銷上倒是和短劇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通過高度濃縮故事內容且十分炸裂的標題,來吸引觀眾的第一波注意力和話題度。
它的敘事也頗具短劇風格。《撈女游戲》講的是玩家扮演的游戲男主角——剛到大城市打工的男青年吳宇倫迷上了女主播陳欣欣,為她花光積蓄,連爺爺的遺產也搭了進去,結果對方消失了。意識到自己“被撈”的吳宇倫,創立了反撈小組,與培訓“撈女”的變鳳凰組織斗智斗勇,將她們撈到的錢全數返給受害者。
為了反撈,男主從住五百塊城中村、輕易被騙財騙感情的打工仔,發奮成長為坐擁千萬身家的霸總,并習得多種撩妹反詐技能,變成撈男,讓一眾撈女都拜倒在他的西裝褲下。集結了逆襲、復仇、莫欺少年窮、所有女人都愛我等制造強情緒的經典元素,爽文感十足,游戲里還有不少映射胖貓、翟欣欣案等事件的內容,通過真實社會話題進一步刺激和調動情緒。
同時,作為一款真人互動影游,《撈女游戲》全部實景實拍,導演、主演等都有過專業的影視劇拍攝經驗,所以貢獻出了一些頗具沉浸感的名場面。
比如讓許多游戲用戶津津樂道的第三章酒吧劇情,吳宇倫與陳欣欣重逢,兩人回憶過往,玩起真心話游戲,兩位演員外表演技雙雙在線,導演的鏡頭語言和氛圍感也拿捏到位,曾經的撈女和受害者之間居然純愛感十足,被用戶們評價為“音樂一響,反撈白講,舊情復燃,她不一樣。”
陳欣欣并非單純的拜金虛榮女,她當撈女是為了救治自己的母親,吳宇倫是她的首個詐騙對象,她對其心懷愧疚,也曾阻止自己真心關愛的后輩變成撈女。游戲中也刻畫了其他撈女們性格的不同側面,讓男主和她們的情感互動更加復雜。除了坐牢、破產等撈女被制裁的結局外,每一位還都和男主有he結局。
在這種層面上,打著情感反詐旗號的《撈女游戲》,倒可以看作《拯救撈女》,這也是此類題材在游戲里出現的優勢,可以用不同的支線充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同樣講情感反詐,
《鸚鵡殺》怎么就撲了?
在情感反詐這個流量密碼話題上大做文章的文娛作品,《撈女游戲》并非第一個。
2023年上映的電影《鸚鵡殺》,由麻贏心執導,周冬雨、章宇主演,是國內首部聚焦女性成功反殺殺豬盤的電影,都市白領周冉網戀被騙五十五萬,循著騙子留下的痕跡來到沿海小城找尋線索,最終成功復仇。
聽起來故事內容是《撈女游戲》的性轉版,但是該片只有不到4000萬的票房和5.4的豆瓣評分,票房口碑雙輸。
究其原因,一方面,對于這類話題性強的電影,觀眾們天然地期待能看到生猛刺激的故事。像《孤注一擲》《消失的她》等雖然有硬傷,但是故事處理得跌宕起伏,最終在商業上大獲成功。2024年上映的《“騙騙”喜歡你》,選擇疊加喜劇元素,也獲得了4.5億票房。
《鸚鵡殺》卻做了更文藝的處理,關于女主如何被騙、如何反殺的敘事被大量消解在了情感表達中。誠然殺豬盤本來就是騙感情,但是太復雜混沌的感情刻畫,對抱著商業片期待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并不友好。
另一方面,《鸚鵡殺》的受眾是女性,但女性觀眾并不像以男性為主體的《撈女游戲》用戶一樣,對于“讓騙我的殺豬盤/撈女真的愛上我來達成復仇”這樣的敘事買單,她們渴望的是更干脆利落殺伐果斷的故事。
顯然,在用高話題度的社會議題調動大眾情緒之外,敘事內容精準地對焦受眾群體的需求才是更關鍵所在。
影視劇能向游戲敘事取經嗎?
《撈女游戲》更多的是踩在了話題營銷和性別議題的紅利上,敘事上還是存在著不少缺陷。但近年來有不少游戲作品,在角色人設、游戲敘事、世界觀架構上都有許多驚喜。
以今年上線的兩款游戲《燕云十六聲》和《蘇丹的游戲》為例。《燕云十六聲》的故事發生在五代十國與宋代交替之際,玩家作為一名俠客開啟屬于自己的武俠故事。《燕云十六聲》選擇的是一個大眾相對陌生的時代,從場景美術設計、劇情任務設定,都取材自嚴謹考據的歷史,在給玩家提供新鮮感的同時也充分尊重歷史真實性。
在敘事方面,它與傳統的線性敘事不同,劇情信息以碎片化方式被打碎融入到游戲的各個角落里,玩家需要以各種方式收集碎片,再自己拼湊出完整的故事,參與感和沉浸感十分強烈。同時,游戲的暗線非常精彩,與主線共同構成了一個宏大復雜的故事網絡。
《燕云十六聲》中有官家朝廷、權貴商賈、黎民百姓等等各色人物構成的豐富群像,大人物和小人物互動共振。如今影視劇里各種天龍人遍布,已經鮮見真正的平民故事,反倒是游戲里補足了這一塊。《燕云十六聲》對小人物的刻畫極其精細,支線《一葉平生》把整個開封一群普通百姓的人生全都串在了一個故事里,是非常細膩精彩的平民史詩。
卡牌游戲《蘇丹的游戲》背景設定在了充滿異國風情的中東宮廷,蘇丹被神秘女術士蠱惑,命令玩家扮演的臣子和他玩一個殘酷的游戲。每周必須從四種特殊的卡片中抽一張:縱欲卡需要尋找床笫之歡,奢靡卡需要揮金如土,征服卡將深入險境,而殺戮卡則需要獻祭一條人命。
在縱欲、殺戮等設定下,《蘇丹的游戲》看起來有點不正經,但內核其實正得發邪,被玩家們戲稱為“騙色鬼參軍”。在玩家們放飛自我體會過各種豐富多彩混亂邪惡的玩法之后,便會隨著游戲劇情的推進和游戲人物的過往經歷而改變想法,轉而決定起義推翻蘇丹的統治,開啟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革命線,完全戳中了國人的無產階級革命情結。
實際上《蘇丹的游戲》故事雖然設定在異域,從人物塑造到故事線,都是滿滿的中國味,這也是它能在蘇丹、中東等十分小眾的設定下依舊能出圈的核心。比如月下喝酒舞劍的權臣頗有劍俠氣質,連暴君蘇丹,都可以幻視許多曾經英明神武,之后在日復一日的獨裁統治中變得荒淫多疑的中國古代君王,都會讓游戲玩家在異域新鮮感下,感受到十足的熟悉感。
此前,《如鳶》廣陵王的超絕搞事業權謀大女主人設爽感也倍殺許多國產劇中的大女主,《黑神話:悟空》對《西游記》和孫悟空的顛覆性改編也頗有可取之處。雖然從游戲到影視,是一條困難重重的路,影視劇也不可能完全照搬游戲,但是游戲這些大膽而充滿新意的敘事和人設,或許也會給影視界帶來新的啟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