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日耳曼贏學”是一種調侃說法,很大程度上是對一些魔怔群體的對沖。沒想到特朗普和白宮身體力行給世人證明什么才叫贏學,中國網友看完感覺,“MAGA”真是贏麻了。
剛剛,美國五角大樓也給全世界演示了一番什么叫“贏麻了。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說,按照美國大統領特朗普的制導指令,打擊伊朗福爾多核設施的6枚GBU-57巨型鉆地彈,都是從一個彈孔中穿過,炸的極為精準,徹底摧毀了這座核設施。
美國國防部公布了一段視頻,展示襲擊伊朗核設施的GBU-57巨型鉆地彈是如何工作的。視頻顯示,一枚重達約13.6噸的GBU-57巨型鉆地彈從目標灌頂而入,撞擊后鉆入厚厚的鋼筋混凝土層,在地堡深處爆炸。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稱,與普通航空炸彈不同,這種巨型鉆地炸彈拋土量很小,不會留下太大的地面沖擊坑,因為它是設計用來深度穿透硬目標以后再引爆的。凱恩還說,用于打擊伊朗福爾多鈾濃縮廠通風口的6枚炸彈全部命中預定目標。
美防長海格塞斯說,大家都誤會了,以前看到的伊朗福爾多核設施遭空襲后出現的三個孔洞,并不都是GBU-57巨型鉆地彈留下的彈孔。只有中間的那個洞才是GBU-57巨型炸彈的彈孔,旁邊的兩個孔實際上是福爾多核設施的通風豎井。
在空襲中,B-2隱身轟炸機投擲的第一枚GBU-57就穿透了福爾多核設施的通風裝置的硬殼頂蓋,剩余的4枚GBU-57巨型炸彈先后從這個孔內穿過,直達核設施底部爆炸。美軍還保留了一枚GBU-57作為備份彈,以防止其他炸彈出現失效的情況,這枚備份彈是最后投擲的,也是很準確地從那個唯一的彈孔中穿過。
關于扔炸彈這個事,正好我挺熟的,簡單地說說這個美國防長有多文盲。
從美軍公布的現場照片看,要想讓6枚GBU-57巨型鉆地彈都從一個彈孔里打進去,那么末端精度(CEP)需要有1~2米才行,需要GBU-57的準確度和密集度都達到一個極高的水準才行。
GBU-57是一款重達13.6噸的大家伙,采用的是GPS+慣性制導,很難像小巧而精準的激光制導炸彈那樣實現“百步穿楊”。即使GBU-57炸彈再怎么精確,也不會把6枚炸彈斗打在一個彈孔里,除非美國總統特朗普手持激光照射器進行了激光末制導。而且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美軍自己都從來沒有驗證過GBU-57共用一個彈孔的“接力”戰術的可行性。
目前的現役航空制導彈藥,要想達到CEP1~2米的精度水平,必須使用半主動激光制導才,目前地球上只有激光制導才能達到CEP1~2米的末端精度。其次是使用白光或紅外圖像+數據鏈制導的空地彈藥。單純的慣性+GPS制導的空地武器,不太可能實現1~2米的末端精度。
GBU-57巨型炸彈只有慣性+GPS輔助導航,末端精度絕對不可能像激光制導炸彈那么高,因此GBU-57的CEP推測可達到10米以內。GPS衛星導航軍碼精度是有系統誤差的,炸彈的命中點一定會呈隨機分布狀態。
例如在俄烏戰場上,美制海馬斯制導火箭炮打擊赫爾松新卡霍夫卡的安東諾夫大橋,從這張示意圖上看,GPS衛星制導的M30火箭彈的落點非常密集,幾乎都落在一個直徑20米的圓以內(相當于CEP10米),但也絕對不會發生連續幾枚火箭彈打中一個彈孔的奇跡。
結論是,GBU-57巨型炸彈可以精確制導,也可能2枚碰巧打在一個彈洞里,但6枚炸彈共用一個彈洞,而且還是一枚接一枚的接力式鉆地,最后鑿穿了90米厚度的山體,有點違背物理學定義了。
以前有各種贏學,包括印度贏學,猶太贏學和伊朗贏學,現在又有了“西日耳曼贏學,作為一個德裔美國人,特朗普真的贏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