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拓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成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切實維護消費者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漢中市市場監管系統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違法行為集中打擊專項行動,依法查處了一批違法案件。為發揮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現公布第二批5起典型案件↓↓
案例1:陜西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營標簽與內容物不符的食品案
2024年11月12日,勉縣市場監管局接漢中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大隊關于陜西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的漢中米皮(花色米皮)中菌落總數不符合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的轉辦單。經查,當事人構成了生產經營標簽與內容物不符的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勉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2980.82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2:漢臺區老君鎮某豆制品加工店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豆腐)案
2024年7月9日,漢臺區市場監管局在對某超市銷售的漢臺區老君鎮某豆制品加工店生產的豆腐監督抽檢中發現,該批豆腐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項目不合格。經查,當事人生產經營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四項及《陜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及攤販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第八項關于食品添加劑使用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條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漢臺區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35.8元,并處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3:漢臺區武鄉鎮某生活超市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案
2024年4月11日,漢臺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對漢臺區武鄉鎮某生活超市進行檢查,該店的貨架上發現5袋“碗稻鄉 天賜五谷一碗米香”大米,規格:10kg/袋,生產廠商:潁上縣王鳳家庭農場(潁上縣鄭氏米業有限公司),生產日期2023年8月20日,保質期:6個月,檢查當日已超過保質期。當事人銷售過期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之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漢臺區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作出沒收過期“碗稻鄉 天賜五谷一碗米香”大米5袋,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4:城固縣某釀酒坊生產加工白酒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案
2024年1月3日,城固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柳林鎮某釀酒坊進行監督檢查時,在該酒坊生產車間發現有調酸劑、除苦香精、增甜增綿調味劑等5種國家禁止添加的食品添加劑,隨即對該釀酒坊進行了立案調查。經查,當事人在生產白酒時超范圍添加調酸劑、調味劑、香精證據確鑿。該釀酒坊生產加工白酒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城固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5:鎮巴縣吳某武非法銷售生鮮豬肉案
2024年5月17日,鎮巴縣巴廟鎮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接到群眾舉報,一流動商販在巴廟集鎮銷售未經檢驗檢疫的生鮮肉。執法人員立即開展核查,當場查證,當事人吳某武車內擺放有生鮮豬肉、豬頭、豬腿、豬大腸和豬板油等,生鮮豬肉胴體上無動物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當事人不能提供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和購進票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八)項有關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定,鎮巴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2000元,沒收涉事生鮮豬肉68.65公斤的行政處罰。
來源 | 漢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編輯 | 馬寧
抖音號:meilihanzhong
新浪微博:美麗漢中網
廣告投放:13991612309
聲明:本號所刊文圖僅供分享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圖若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