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長們不僅關注孩子的學習,還關注孩子的身高??吹阶约杭业暮⒆颖韧g人矮半個頭,就會心生焦慮,甚至不惜嘗試各種方法讓孩子長個兒。青少年身高差異的背后,可能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科學解析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才是破題關鍵。
影響身高的核心因素
●遺傳因素決定生長的可能性
遺傳因素決定了孩子生長發育的潛力和最大程度。人身高的60%~70%由遺傳因素決定,30%~40%的身高空間可受后天因素影響,包括營養、運動、睡眠、心理、環境及疾病等。
●營養是生長的關鍵基石
蛋白質、鈣、維生素D、鋅是骨骼生長的必需營養素。長期營養不良如維生素缺乏等,會顯著抑制生長。過度肥胖可能導致性早熟,加速骨骺閉合,影響最終身高。
●睡眠與運動是生長的加速器
學齡兒童應每天保證9~10小時睡眠、青少年應每天保證8~9小時睡眠。23時至凌晨2時的深睡眠期,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時期。
熬夜會直接影響分泌節律,導致身高增長緩慢??v向運動能刺激骨骺軟骨細胞增殖,久坐、負重運動則可能抑制細胞生長。
●內分泌調控是生長的發動機
生長激素在夜間深睡眠期分泌達峰值,如垂體發育異常引起分泌量不足,就會導致生長遲緩。甲狀腺激素缺乏會導致代謝低下、骨骼發育停滯,表現為“呆小癥”。性早熟會提前啟動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使骨骺提前閉合,縮短生長周期。
●疾病與壓力是生長的干擾項
患有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腎病、消化系統疾病,或染色體異常相關疾病如特納綜合征等,骨骼發育異常如軟骨發育不全,都會直接導致生長障礙。長期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可能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形成心因性矮小癥。
及時就醫的五個信號
1.年生長速率異常,3歲至青春期前每年長高不足5厘米,青春期每年長高不足6厘米。
2.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兒童第3百分位。
3.女孩乳房發育早于7.5歲,男孩9歲前睪丸容積大于4毫升,伴隨陰毛生長、身高增長速度加快。
4.骨齡落后或超過實際年齡2年,需要排查甲狀腺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或性早熟等。
5.有身材比例失調(軀干長四肢短)、面容異常、智力發育遲緩、反復頭痛(警惕垂體瘤)等特殊體征或癥狀。
三種情況不必過度焦慮
1.家族中父母身高偏矮,孩子身高沿自身生長曲線平穩增長,骨齡、激素水平正常。
2.體質性青春期延遲,俗稱為“晚長”,在男孩中較為常見。父母有相似經歷,骨齡落后于年齡,青春期啟動晚,但最終身高可達遺傳靶身高。
3.短期內身高增長波動大,偶爾因季節、疾?。ㄈ绺忻埃┏霈F生長減緩,后續可通過追趕生長恢復。
以上三種情況,家長不必過度焦慮孩子的身高問題,但仍需定期監測孩子的生長速率和骨齡。
有助孩子長個兒的方法
1.均衡飲食。保證每日1杯牛奶或酸奶、1個雞蛋、適量瘦肉或魚蝦,避免挑食、過度節食或高糖高油飲食?!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22)》建議,每天攝入12種以上不同的食物,每周至少25種。不盲目補充增高保健品。
2.規律睡眠與運動。固定作息時間,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以免影響睡眠質量。選擇縱向跳躍或伸展運動,每周堅持5次以上,每次30分鐘,如跳繩100~200次/組,間歇訓練效果更佳。
3.及時干預基礎疾病。孩子如患有過敏、哮喘、肝腎疾病等,要及時進行??浦委?。控制體重,維持體質量指數(BMI)在正常范圍內,避免肥胖導致的性早熟。
4.父母的關愛和悉心呵護是長高的一劑良藥。
給家長的“友情提示”
1.定期監測,繪制生長曲線。每3~6個月記錄孩子的身高和體重,使用生長曲線圖追蹤趨勢,發現偏離及時就醫。測量身高切記“三同原則”:同一時間點、同一測量尺、同一測量人。
2.避免身高焦慮。不盲目拿孩子與同齡人做比較,不在孩子面前過多強調身材矮小問題,因為心理壓力可能抑制生長發育。
3.正確認識最終身高。身高受多重因素影響,醫學干預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達到“遺傳潛力身高”,而非“無限制拔高”。
每個孩子的身高增長軌跡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一場先天遺傳與后天環境相互博弈的馬拉松,既需要先天基因的精準調控,更依賴后天環境的精心養護。家長應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既不忽視生長異常的信號,也不陷入過度干預的誤區。及時識別病理性因素、保證充足的營養與運動、守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助力長高的最佳組合。
“增高誤區”不可取
盲目注射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是處方藥,僅適用于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納綜合征、特發性矮小等疾病的患兒,濫用可能引發關節痛、血糖異常等。患兒用藥前需通過骨齡檢測、生長激素激發試驗、垂體MRI等檢查進行嚴格的醫學評估,并接受專業醫生的指導。
長期過量補鈣助長
長期過量補鈣可能導致便秘、腎結石,且骨骼生長依賴鈣磷平衡,孩子需同時補充維生素D,并通過運動促進鈣沉積。孩子是否需要補鈣,應由醫生根據血鈣水平和臨床癥狀進行評估。不要盲目過量補鈣,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早長就是高個兒
早長的孩子可能是提前發育,過早成熟,身高一時間可能會比同齡的孩子高一些,但不一定到后來就是高個兒。家長如果只看到身高增長,忽視性早熟信號,就可能耽誤孩子的生長發育。發現孩子有性早熟癥狀,要及時帶孩子進行排查,避免因性激素避免因性激素提前介入,導致生長期縮短。
來源:《大眾健康》雜志
文: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與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 趙莎
策劃:余運西
編輯:陳秀超 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 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