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精神文明建設,遏制濫辦酒席、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鎮巴縣興隆鎮近日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會議,以“制度約束+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模式,吹響破除歪風邪氣、培育文明鄉風的“沖鋒號”。鎮黨政領導班子、行業代表及餐飲從業者參會,會議宣讀《興隆鎮深化濫辦酒席大操大辦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以“弘揚新風尚、遏制歪風氣”為核心,全面推進鄉村治理、清廉村居建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培訓學習 統一思想
加強宣傳重引導,“三員聯動”筑防線
針對高考后“學酒”苗頭,各村(社區)啟動立體宣傳攻勢:通過入戶宣講、村民會議、院壩說事會等線下渠道,結合宣傳車、公告張貼及鄉村大喇叭廣播,全方位解讀整治政策與意義。同時,組建“三支隊伍”壓實責任:政策宣傳員:村(社區)干部牽頭解讀文件,明確整治紅線;違規勸導員:公益崗人員分片巡查,提前介入勸阻違規辦酒;社會監督員:黨員帶頭公開監督,人大代表、鄉賢積極參與,暢通群眾舉報渠道。通過 “教育在先、警示在前”,筑牢群眾思想防線。
現場勸導 文明辦酒
村規民約立新規,紅白理事有章循
各村(社區)將整治要求納入《村規民約》核心條款,修訂紅白理事會章程,成立老黨員、退休干部等參與的監督小組,從宴席申報到現場監管全程留痕,在修訂過程中,通過“群眾提議、協商醞釀、表決公示”等程序,廣泛吸收群眾意見,確保新規順民意、接地氣。修訂后的《村規民約》對酒席類型、規模標準、操作流程、菜品數量等實行“量化管理”,限定婚嫁、喪事可辦,其他事由(如升學、喬遷等)一律禁辦,明確宴請范圍不超親屬圈。
報備監管雙發力,長效機制促落實
推行“雙軌報備” 制度,婚嫁酒席需提前向村(社區)申報,喪事當日報備、事后補流程。鎮包片領導帶領村“四支隊伍”嚴格核查:審核辦酒條件與范圍,杜絕“化整為零”違規操辦;是否簽訂《文明辦酒承諾書》《食品安全責任書》,杜絕野味、高檔食材、“三無食品”,明確責任邊界;是否派駐專人現場監管,從食材采購到用餐環節全程把控。對未報備或擅自辦酒行為,一律按違規處理,形成“申報、核查、監管、處置”閉環管理。
入戶宣傳 移風易俗
部門聯動出重拳,露頭就打零容忍
針對整治難點,建立“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機制:快速響應:設立 24 小時舉報熱線,接到違規線索后,村“兩委”迅速上門勸導,發放《停辦告知書》;聯合執法:鎮政府統籌交警、公安、市監等力量,對拒不停辦的宴席采取“政策宣講+現場管控+群眾疏散”措施,并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加強源頭治理:結合“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對農村廚師、餐館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同步整治酒駕、矛盾糾紛等衍生問題,形成整治合力。
及時整治 風雨無阻
黨員干部作表率,儉廉新風潤民心
鎮黨政班子成員每人包聯 1 個村(社區),在全鎮開展“清廉宴席示范村”創建活動,各級黨員干部自覺抵制濫辦酒席歪風,積極落實 “三個帶頭”:帶頭抵制違規酒席,不操辦、不參與、不隨禮,不幫辦、不縱容 ;帶頭管好親屬,對苗頭性問題早提醒、早制止;帶頭參與監督,在文明實踐中亮身份、樹標桿。通過“一名黨員一面旗”示范效應,推動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文明新風尚。
監督執紀嚴到底,動真碰硬筑防線
鎮紀委積極落實鎮黨委會議決策,將鄉風文明建設納入日常監督清單,實行 “三查機制”(查線索,公示舉報電話,對群眾投訴第一時間核查反饋;查失職,對整治不力導致歪風反彈的,追究相關干部責任;查典型,定期通報違規案例,將黨員干部違規行為納入廉政檔案,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普通干部違規者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同時,依托村規民約落實懲戒措施,對違規村(居)民納入“道德積分”管理,在村(社區)“紅黑榜”上公開曝光等,形成強大震懾,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濫辦酒席共治新格局。
如今的興隆鎮,隨著整治行動深入推進,群眾從“被動遵守”到“主動參與”,人情負擔持續減輕,文明新風浸潤鄉野。今后,該鎮將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推動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持續為鄉村振興植入“廉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